我本次調試用的主控IC是來自成都啟臣微及深圳思睿達的CR52168BSG,此IC是核封了一顆耐壓800V的BJT管,工作頻率在40KHz~65KHz之間,此IC主要優(yōu)勢為價格低廉、整體成本很低、外圍電路簡單、EMC性能較好。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調試正題。我將把我的調試過程一步一步寫下來。
我覺得實際調試是最容易學到東西的過程,下圖為我實際調試的樣機圖片:
【應用】小家電/燈具/適配器/充電器等
【規(guī)格】12V1A
大家可以看到上述圖片的樣機的濾波器只有一個差模電感,所以成本是比較低的,也是比較有難度。EMI輻射未達到要求,以下是優(yōu)化了差不多的測試圖片,當然沒調試之前EMC的效果肯定是很差的,這是調試的差不多時候的圖片,接下來再進行更深度的調試。
可以看到500K之前藍線超的很多,500K以前主要差模干擾為主,傳導冷機時在 0.15-1MHZ 超標,熱機時就有 7DB 余量。主要原因是初級 BULK 電容 DF 值過大造成的,冷機時 ESR 比較大,熱機時 ESR 比較小,開關電流在 ESR上形成開關電壓,它會壓在一個電流 LN 線間流動,這就是差模干擾。此時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整流橋前放一個X電容,或者在整流橋后修改電感,但這都會極大的增加成本。我選擇把常規(guī)橋堆ABS210換成軟橋堆FBS210,以下是調整后的圖片
可以看到藍線冷機時已經下來很多,現在我們來解決500K~600K之間的干擾,一用一個電阻串個電容后再并到丫電容的引腳上,用示波器測電阻兩引腳的電壓可以測共模干擾,我們一般把它叫做Y電壓,此時可以通過把Y電壓減小來改善。如何做呢?更改變壓器屏蔽繞組的圈數,以此來減小Y電壓,以下是調整后的圖片
可以看到500K~600K此時已經完全達標,能滿足需求,且意外的是大家可以明顯看到連輻射30M~60M處也下來了,原因是因為改變壓器屏蔽繞組時是由半層增加至了整層,此時Y電壓降到很小,并且繞了整層屏蔽圈數類似于銅箔屏蔽,對輻射抑制的效果較好。接下來是優(yōu)化30M~60M處,這里最簡單暴力的辦法就是增加DS電容,以下是增加后的效果。
至此這個電源的EMC就已經調試完成了,大家可以看到實物的板框其實還算蠻大的,如果調試外圍很難調試成功,也可以通過優(yōu)化PCB來解決。大家如果遇到有關小功率反激開關電源的問題歡迎一起討論和解決,我也是在一個探討和學習的過程,歡迎大家來討論。也希望我分享我的實例操作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