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開始,只要一過春節就有各大開始報道“用工荒”,去年更是初六就有媒體就會報道用工荒,而今天已經是初十了,我們還沒看到媒體報道,讓人有些疑惑?
今年會是“用工荒”還是“訂單荒”,經濟的發展總是瞬息萬變,經濟不好的時候往往很多公司都會縮小規模,冬眠過冬。結果辦公室換小沒多久經濟就好了,接著又花高價格租大的辦公室,大量擴張職員,結果剛換新地方沒多久,人員培訓好沒多久,經濟又蕭條了,經濟似乎一直是這樣詭異,捉摸不定!
“訂單荒”的理由
對于2009年政府推出的家電下鄉,還有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已經在2011.12.30號結束,一是政府出的刺激政策無疑透支了消費者未來,
二來沒了優惠政策,家電銷售必定疲軟。
說起家電以舊換新,我還是很大的意見的。不過溫總理是看不到我的建議的。
前2天又有媒體稱政府會出新的政策,我是求他不要在出所謂的以舊換新了,去年我買了幾個新電器,說是補貼個10%,也就幾百塊錢吧,去掉我的停車費,去掉我找舊家電工時,還有領情政府的那點恩賜去掉我1天時間,得不償失,政府還需要花我們納稅人的錢養所謂的“以舊換新辦公室”,憑什么康佳,創維,TCL,等大企業可以中標以舊換新的政策,我們中小企業可以解決了80%的就業壓力,如果你直接給企業減稅,比什么辦法有效果,全部企業都受惠,也好讓我們飛捷在功率半導體行業小火一把吧!
這個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博士后和民工的區別
聯合利華引進了一條香皂包裝生產線,結果發現這條生產線有個缺陷:常常會有盒子里沒裝入香皂。總不能把空盒子賣給顧客啊,他們只得請了一個學自動化的博士后設計一個方案來分揀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個十幾人的科研攻關小組,綜合采用了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花了幾十萬,成功解決了問題。每當生產線上有空香皂盒通過,兩旁的探測器會檢測到,并且驅動一只機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中國南方有個鄉鎮企業也買了同樣的生產線,老板發現這個問題后大為發火,找了個小工來說:“你他媽給老子把這個搞定,不然你給老子爬走。”
小工很快想出了辦法:他花了90塊錢在生產線旁邊放了一臺大功率電風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我們的政府出的主意就是和這個所謂的博士后的做法如出一轍,讓人相當的無語。
好了言歸正傳,不扯遠了!
加上政府對房價的限價,達到了穩定房價的預期,沒人買新房,所連帶的是家電銷售更加雪上加霜。
另外還有歐美整體經濟疲憊,大環境不樂觀,從這些來看,我們今年不會“用工荒”
用工荒的理由
縱觀中國人口的發展規律,見下圖
1949新中國成立我們國家人口是高速發展的。
1954-1961(人口銳減,是政府所說的自然災害,黨史記載是死亡1000萬左右,外媒是說有3000萬左右非正常死亡),
我們國家的人口出生高峰期是在1961-1976 這個5年左右是人口的黃金時期,后面1966-1976 又是*****,人口當然是負增長。
按照我們國家的人口發展規律,所以60-70年代出生的人口,大概生育高峰期會在80-90年代,下一個高峰期接著又會在2010-2020年
80-90年出生的人口一般成家立業會是在25歲左右,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國家的房價會在2005-2012年之間政府不管他怎么出所謂的調控政策價格依然堅挺,價格從2004年的均價4000,漲到現在的均價2萬。
你看過了2015人口紅利時代結束,你還需要調控房價嗎?當然很多人認為到時候人口負增長會房價會跌,我認為一定不會,這個不做討論。道理你懂的。
現在工廠也好,那些建筑工地也好,你很難看到有90年后的年輕工人,基本都是60-70 和80-90這2個年代的人在勞作!我們飛捷電子的職員結構也是如此。
所以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從2000年后就一直喊民工荒
以上等等這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導致中國2012年的經濟更加撲朔迷離,偌大個中國如果經濟只是我們這樣簡單的可以分析出來,我們這個國家就好治理了,所謂道理越辯越明!
請各位提出自己的觀點,讓我們更好的布局2012,坦白說過去幾年飛捷的布局都算是比較成功的,有了大家共同的智慧,飛捷會飛的更高,也祝愿大家龍年飛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