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個對EMI有改善的簡單方法與大家分享
為了節約人工和成本,所以現在設計的所有小功率型號的變壓器里面都不能貼或者包一點膠紙,銅線直接纏繞與BOBIN之上,只是需要滿足安規,次級線圈都用三重絕緣線(皮線).公司以前都是繞一層就包一層膠紙,還有很多折線的地方要貼膠紙.現在里層都禁止用膠紙,只在最外面包一圈到兩圈膠紙,需要折線的地方就少打一圈,再繞一大圈繞回到腳上,還有很多打不滿的,就全部散打在里面.現在的變壓器里面的線十分亂,漏感和電容都很大.現在打完變壓器都用一根很細的銅線貼磁心繞一周,其中銅線一端接在初級的主繞組一端上,這樣下來,一般的EMI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我想應該是和在磁心上包銅皮一樣的道理吧(今天我用這個方法調試一個5V/2A的RCC充電器,(150KHE-2MHz)改善了10個dB)-------------小弟新手,如果表達不清楚,或者哪里有什么錯誤,請各位高手多多包涵
全部回復(24)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fei90
現在里層都禁止用膠紙,只在最外面包一圈到兩圈膠紙,需要折線的地方就少打一圈,再繞一大圈繞回到腳上,還有很多打不滿的,就全部散打在里面.????不是很懂!!請說明!!現在里層都禁止用膠紙,那用什么啊!怎么過安規呢?初級跟反饋繞組不需要膠紙嗎?
次級不用銅線而用三重絕緣線(皮線)解決初次級安全距離,現在都把次級放在最外層.初級放在最里層,由于初級圈數一般較多,設計的時候就算好線徑,使得打初級的每層都剛好打滿,盡量做到不掉線.輔助繞組因為圈數少,一般就直接散打在初級上面,再打次級.期間如果出線在骨架的頂端,則直接繞一散圈到變壓器腳出線.最外層因為要包膠紙,就不用繞回來,可以直角折回出線.這個打法我們也正在實驗階段.
0
回復
@sumking
一、需要折線的地方就少打一圈,再繞一大圈繞回到腳上,還有很多打不滿的,就全部散打在里面.怎么繞一大圈?怎么散打在里面?完全看不懂,請指示;二、現在的變壓器里面的線十分亂,漏感和電容都很大.不貼膠帶怎么會線很亂?漏感很大?三、現在打完變壓器都用一根很細的銅線(貼磁心)繞一周.怎么繞一周?是在線圈最外層(就是你最后加了膠帶的地方)再繞一周還是直接在最外面的磁芯上繞一周?能做個詳細的說明嗎?謝謝!
一,保證圈數的同時,把線直接繞到出線口,散打指均勻纏繞在上面.
二,層與層之間貼膠紙,保證不掉線,現在不包膠紙,很難做到這點
三,我們如果用E型磁心,就在磁心上貼磁心最外表面一圈,再包膠紙,一端焊在初級一端,接開關管或者接電容端,具體接哪里要看哪個改善更大
二,層與層之間貼膠紙,保證不掉線,現在不包膠紙,很難做到這點
三,我們如果用E型磁心,就在磁心上貼磁心最外表面一圈,再包膠紙,一端焊在初級一端,接開關管或者接電容端,具體接哪里要看哪個改善更大
0
回復
@zjh_1983
一,保證圈數的同時,把線直接繞到出線口,散打指均勻纏繞在上面.二,層與層之間貼膠紙,保證不掉線,現在不包膠紙,很難做到這點三,我們如果用E型磁心,就在磁心上貼磁心最外表面一圈,再包膠紙,一端焊在初級一端,接開關管或者接電容端,具體接哪里要看哪個改善更大
一、在不滿一圈時要均勻的繞在變壓器壓上是對的.
二、層與層之間不貼膠紙對EMI是不好的,會增加線圈間的電容,加大線圈間的電壓差.(但貼膠紙會加大變壓器成本)
三、打完變壓器后用細線繞一周,然后接開關管或地,對EMI是有好處的,(大多數的LAYOUT以接地的效果要好些)
四、當二次三重線較粗時,最好用幾個并繞的方式,對EMI也是有好處的,而且可以改善效率.
二、層與層之間不貼膠紙對EMI是不好的,會增加線圈間的電容,加大線圈間的電壓差.(但貼膠紙會加大變壓器成本)
三、打完變壓器后用細線繞一周,然后接開關管或地,對EMI是有好處的,(大多數的LAYOUT以接地的效果要好些)
四、當二次三重線較粗時,最好用幾個并繞的方式,對EMI也是有好處的,而且可以改善效率.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