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的話題是以MLCC電容的基礎上展開的,往往設計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會忽略MLCC隨偏壓變化的現象。其實,根據不同類型的MLCC變化量也會有所不同。本文我們一起縷清關于測量隨偏壓變化MLCC電容的思路,希望能在工作中幫助到各位!
對電容與偏壓關系進行特征分析的理論
圖1所示為一種測量直流偏壓特性的電路。該電路的核心是運算放大器U1(MAX4130)。運放作為比較器使用,反饋電阻R2和R3增加滯回。D1將偏置設置在高于GND,所以不需要負電源電壓。C1和R1從反饋網絡連接至輸入負端,使電路作為RC振蕩器工作。電容C1為被測對象(DUT),作為RC振蕩器中的C;電位計R1為RC振蕩器中的R。
圖1:對電容與偏壓關系進行特征分析的電路
運放輸出引腳的電壓波形Vy以及R、C之間連接點的電壓Vx如圖2所示。當運放輸出為5V時,通過R1對C1進行充電,直到電壓達到上限,強制輸出為0V;此時,電容放電,直到Vx達到下限,從而強制輸出恢復為5V。該過程反復發生,形成穩定振蕩。
圖2. VX和VY的振蕩電壓
振蕩周期取決于R、C,以及上門限VUP和下門限VLO:
由于5V、VUP和VLO固定不變,所以T1、T2與RC成比例(通常稱為RC時間常數)。比較器門限是Vy、R2、R3及D1正向偏壓(Vsub>Diode)的函數:
式中,VUP為Vy= 5V時的門限,VLO為Vy = 0V時的門限。給定參數后,這些門限的結果大約為:VLO為0.55V,VUP為1.00V。
Q1和Q2周圍的電路將周期時間轉換為比例電壓。工作原理如下。MOSFET Q1由U1的輸出控制。T1期間,Q1導通,將C3電壓箝位至GND;T2期間,Q1關斷,允許恒定電流源(Q2、R5、R6和R7)對C3進行線性充電。隨著T2增大,C3電壓升高。圖3所示為三個周期的C3電壓。
C3電壓(VC3)平均值等于:
由于I、C3、α和β均為常數,所以C3的平均電壓與T2成比例,因此也與C1成比例。
低通濾波器R8/C4對信號進行濾波,低失調運放U2 (MAX9620)對輸出進行緩沖,所以,允許使用任何電壓表進行測量。測量之前,該電路需要進行簡單校準。首先將DUT安裝到電路,將VBIAS設定為0.78V (VLO和VUP的平均值),所以DUT上的實際平均(DC)電壓為0V。調節電位計R1時,輸出電壓隨之變化。調節R1,直到輸出電壓讀數為1.00V。在這種條件下,C3的峰值電壓為大約2.35V。可更改偏置電壓,輸出電壓將顯示電容值的變化百分比。例如,如果輸出電壓為0.80V,在特定偏置電壓下的電容值將為偏置為0V時的80%。
在一塊小PCB上搭建圖1電路。首先使用一個10μF電容進行測量。圖4和圖5分別顯示了0V和5V偏壓條件下的信號。
圖4:VBIAS = 0V時的測量結果,Ch1 = Vx;Ch2 = Vy;Ch3 = VC3。調節R1,使電壓表讀數為1.000V。
圖5. VBIAS = 5V時的測量結果。由于電容值減小,振蕩周期已經明顯縮短。Ch1 = Vx;Ch2 = Vy;Ch3 = VC3。電壓表讀數為0.671V。
0V偏壓時,調節電位計R1,使電壓表讀數為1.000V。5V偏壓時,電壓表讀數為0.671V,說明電容值為原來的67.1%。利用高精度計數器,也測得總周期T。0V偏壓下的T為4933?s,5V偏壓下為0V,說明電容值為原來的66.5% (即3278μs/4933μs)。這些值非常一致,證明電路設計可高精度測量電容值隨偏壓的變化關系。
現在執行第二項測量,從Murata提供的樣本中抽取2.2μF/16V電容(型號為GRM188R61C225KE15)。本次測量中,在0V至16V整個工作范圍內記錄電容值。通過測量電路的輸出電壓和實際振蕩周期,確定相對電容。此外,從Murata Simsurfing工具采集數據;該工具可根據Murata的測量值提供具體器件的直流偏置特性。結果如圖6所示。兩條測量數據曲線所示的結果幾乎完全相同,證明時間-電壓轉換電路在較大動態范圍內工作良好。Simsurfing工具得到的數據與我們的測量結果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但曲線的形狀相似。
圖6:2.2μF/16V MLCC的相對電容與偏置電壓的關系曲線。電容值被標準化至0V偏壓下的電容值。藍色曲線基于電路輸出電壓的測量值;紅色曲線基于振蕩周期測量值;綠色曲線基于Murata Simsurfing工具提供的特征數據。
總結:利用介紹的電路、雙電源和電壓表,很容易測量高電容MLCC的直流偏壓特征。簡單的實驗室測試能夠證明電容值隨偏置電壓的變化。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可穿戴溫度傳感器應用的剛柔結合電路設計考慮因素 | 23-11-27 15:24 |
---|---|
搞定電路設計之高精度、寬帶寬電流測量信號鏈 | 23-02-15 16:52 |
意法半導體高集成度PFC升壓轉換器,解決啟動電路設計挑戰 | 22-09-27 14:10 |
分享電路設計背后的那些小細節,知曉不? | 20-10-26 09:58 |
原來磁珠在電路設計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件,磁珠又是如何進行取值滴? | 20-09-17 11:55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