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使用CANScope測量CAN總線信號,在干擾很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CAN總線波形解碼與CAN報文解碼不一致的情況,具體表現為某些正確報文對應的波形解碼卻是錯誤的,或者收到的錯誤報文對應的波形解碼卻是正確的,如圖1中,幀ID為0x721的正確報文對應的波形解碼卻為CRC錯誤。本文將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意義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 報文解碼與波形解碼不一致
一、解碼差異錯誤的主要原因
CANScope對CAN信號的處理包含2部分:報文處理部分和波形處理部分。報文處理部分通過CAN收發器將總線上的CANH和CANL差分信號轉成單端的數字信號RXD,再使用專用的CAN控制器接收RXD信號并進行CAN協議解碼,最后將解碼后的報文進行接收存儲;波形處理部分通過信號調理電路將CAN總線信號進行隔離等必要的處理后通過ADC電路將模擬信號數字化后順序保存,完成對波形信號的采集。
圖2 CAN總線信號處理
如圖2所示,報文處理和波形處理兩部分的電路和控制是完全獨立的,CAN信號經過這兩部分電路之后會有所差異,主要的不同在于:1、經過收發器之后的信號延時和經過信號調理電路的延時不同,但這個不同對解碼的影響比較小,本文不做討論;2、CAN收發器內部有遲滯比較器,具有相當于低通濾波器的功能,能通過的信號帶寬不高,而波形采集由于需要觀測高頻干擾等信號,要求信號調理電路的帶寬比較高,所以帶寬的差異對后續解碼的差異影響比較大。
如圖3所示,帶有高頻尖脈沖干擾信號的總線信號CANH和CANL,在經過低帶寬的收發器后,其攜帶的干擾信號被濾除(輸出的RXD信號是無干擾的數字信號);而同樣的CANH和CANL信號,在經過高帶寬的信號調理電路后,其攜帶的干擾信號依然保留(波形采集模塊采集到有干擾的CANH和CANL信號后,經過軟件差分后,得到的差分信號依然存在干擾,所以軟件轉換后的邏輯信號依然存在干擾)。
圖3 波形差異
根據以上分析,干擾信號的存在使得后續的CAN波形解碼會出現與報文解碼不同的情況。我們繼續往下深究:是否有干擾信號就一定會導致波形解碼與報文解碼不同呢?其實也不然,這還得從CAN總線的采樣規則說起。
二、CAN總線采樣規則
CAN控制器先將高頻時鐘進行預分頻,生成較低頻率的時鐘信號,這個時鐘信號的周期定義為1個時間份額,1位CAN信號的碼元寬度包含有數倍的時間份額,如控制器時鐘頻率為16MHz,預分頻為8MHz的時鐘,則1個時間份額為125ns,對于1M波特率的CAN信號,1位CAN信號的碼元寬度即為8個時間份額。
以1個時間份額為最小單位,將1位CAN信號碼元分為3段:同步段、相位段1、相位段2。同步段固定為1個時間份額,相位段1和相位段2可設置成不同參數,控制器在相位段1和相位段2之間對CAN總線進行采樣。
圖4 采樣點位置
當干擾信號出現的位置不在采樣點位置時,解碼是不會因為被干擾而出現錯誤的,只有當干擾信號剛好位于采樣位置時,解碼才會因為干擾而出現錯誤。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電機制氧-剖析便攜制氧機的工作原理 | 22-11-15 14:53 |
---|---|
嵌入式軟件中的“樂高”— | 22-11-15 14:47 |
亥姆霍茲線圈新一代供電電源解決方案 | 21-01-21 16:00 |
信號和電源隔離RS-485現場總線的高速或低功耗解決方案 | 21-01-13 18:15 |
基于S32K的EDR解決方案 | 20-12-07 10:48 |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