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接觸單片機的初期,很多朋友都比較苦惱來如何進行入門。通常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后才能掌握入門的訣竅,但是在這段較為枯燥乏味的過程中,很多人的學習熱情被消磨,甚至產生了較為消極的情緒。其實單片機并不難學,難的是如何找到入門的訣竅。本文將以8051這一較為簡單的單片機為例,幫助大家總結出51單片機的學習技巧。
記憶腳位功能
學習51系列的CPU需要記憶腳位功能,此時就需要一個簡單并且高效的方法來熟記引腳的位置,在使用這種方法后,腳位的功能與位置掌握得很快,不用死記硬背,就可以輕松記住P0、P1、P2、P3的腳位,請看圖1:
圖1
外圍連接
學習好腳位功能后,如果要啟動單片機的電路還需要了解外圍連接,這樣才能為日后制作單片機控制電路打下基礎。這是學習8051系統單片機所必須熟記的,以下是51單片機的最小電路圖,只要按照以下方面連接,就可以簡單上電驅動單片機的運行,功能腳位的應用是在最小系統的基礎上添加的。
圖2
在學習單片機時,擁有一本紙質的教程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教程能更好的指導如何系統地學習單片機,尤其是學習C語言版本的,這里推薦《例說51單片機(C語言版)》,即有單片機理論基礎,又有C語言的學習,通過教程大家可以發現,Windows的C語言與單片機上的C語言不同在于腳位的定義上,這個是單片機C獨有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沒有實踐怎么能知道自己學得怎樣。編程現在51系統的都是用Keilv3,最好是打上“過濾0xfd字符的bug”的修正程序,打上補丁可以減少在程序調試中遇到的奇怪現象。
驗證功能
使用Keil軟件編程只能檢測C語言編程語法的正確性,而無法檢驗真正的功能是實現,現在可以使用單片機軟件仿真Proteus(教程)進行電路板及程序功能的仿真與調試。不過仿真模擬雖然是好的方法,但比不上使用單片實驗板,通過Keil編寫的程序,再通過RS232將程序灌寫到單片機進行實質性的操作,才能更好的了解單片機的性能與硬件之件的配搭使用,不要買最小系統的那種,這種只是供已經掌握單片機控制的人群使用,他們有自己的外圍電路板,只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接上相應的單片機腳去驅動電路,是不適合初學者的。
對于初學者來說,對于單片機入門的挑選是比較嚴格的。最好選擇功能較為齊全的實驗板,因為在入門階段需要掌握的知識是非常多的,一款功能齊全的實驗板能很大程度上幫助初學者快速準確的掌握入門所需的知識,并增強動手能力。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