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與ARM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現在linux語言的優勢逐漸顯露,很多功能都開始依靠這種語言進行實現。但是很多朋友在想要進行入門的過程中都遭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該如何入手來進行學習。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為大家介紹了其他的入門建議,而在本文中,小編將為大家帶來有關系統移植的相關經驗。
開始做系統移植
一般來說,完整的linux有3部分,在了解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和作用之后,現在要做的便是自己動手學會制作這些東西。大家不用緊張,這些代碼是不需要自己進行編寫的。事實上這個3者都能在網下載到相應的源代碼,但是這個源代碼不可能下載編譯后就能在系統上運行,需要很多的修改,直到能運行在開發者的板子上,這個修改的過程就叫移植。但是,在進行移植的過程中開發者要學的東西很多,要懂的相關知識也很多,所以當開發者完成這個設計后便會發現自己已經算是一個初出茅廬的高手了。
在這一過程中對于源代碼的了解是必須的,有很多書介紹怎么閱讀linux源代碼,這里不提倡大家無目的地去看linux源代碼,代碼是要在做移植的時候覺得必須去看源代碼時,再去找基本好書看看,這里推薦倪繼利的《linux內核的分析與編程》,這是一本針對linux-2.6.11內核的書,說得很深,建議先提高自己的C語言編程水平再去看。
關于移植,網絡上能夠找到非常多的資料,但是相信大家都懂得,很多介紹自己經驗的東西都或多或少有所保留,所以按照經驗中說的去做總有一些問題,并且也不會提供解決方法解決,此時就需要依靠自己進行分析。在進行了充分的熟悉后,大家就可以從國外的源代碼網站上來下載標準的源代碼包,而后對這些源代碼包進行修改。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能夠讓其顯示在板子上。經過這樣的過程之后,相信大家在嵌入式和ARM方面的知識都會增長不少。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