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视频免费?看_蜜芽MY188精品TV在线观看_国产免费无遮挡在线观看视频_深夜国产_亚洲精品欧洲精品_欧美黑人粗暴多交

微軟公司宣布不再支持你正在使用的 IE瀏覽器,這會嚴重影響瀏覽網頁,請使用微軟最新的Edge瀏覽器
廠商專區
產品/技術
應用分類

傷不起!電源行業摸爬滾打四年

2011-04-02 09:57 來源:電源網 編輯:映雪

編者按:文章中講述了筆者從大學畢業至今四年的職場經歷,真誠的描述了一個年輕電源工程師對理想執著追求的全過程。帶著些許的詼諧,帶著感恩的心繼續著他的電源之旅。(電源網獨家轉載請注明出處)

07年小本電子專業畢業,因為在當初畢業那時候,腦子潛意識里就是想做電子技術開發相關工作,因此在第一份工作如愿的搭上了電源這玩意。

 

開始在一家小企業里自己摸爬滾打的度過了兩年多,說摸爬滾打是因為全部靠時間去探索,然后一點點的認識那些電阻,電容,二極管組成的大電路。(相對那時候感覺還是蠻復雜的,而且大學里學的差不多都還給老師了)兩年多的時間里,自己邊翻閱資料,網上搜索信息,陸續接觸了DC-AC,AC-DC小功率的幾個項目,也就這么有點勉強的完成了項目的開發過程。(說勉強是因為沒有一個指標規定產品的參數要求,只要基本性能OK,老化過就行)因為當時項目周期彈性很大,公司不急著上市,所以那時候沒有很大壓力,現在回想起來,若站在企業的角度想,其實那時已經很幸福了。但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想,感覺有那么一點朦朧感,因為那時候完全沒有一個自己的定位,經常猶豫是否往技術開發這一條路走下去,畢竟在遇見問題解決不了時的那種無助感,那種失落感,當然一樣也會因為解決了一些問題帶來的成就感。而且在兩年時間里,技術能力的提升相對這么長的兩年時間感覺一點都不和諧。然后就在因為帶著這樣的意識,開始尋找下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

當時很幸運,網上投了幾分簡歷,在接連的兩個星期里,跑出去面試了兩家公司。開始去面試了一家相對大型的臺企,從人事,到部門經理,到技術總監三輪。開始兩輪很順利,部門經理問的技術問題也蠻基礎,模電,單片機方面的,以及電源的基本構架都是骨架性的東西,感覺他主要是查看是否確實做技術方面的工作。到總監來的面談時候,感覺一下子傻掉了,因為問的一些問題都是設計中的細節問題,而且在前面兩年的摸索中,根本就沒有在乎細節的意識,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只有個輪廓而已。因此在總監問了系列問題后,發現我幾乎都答不上,而且當時感覺很多答不出來,心里更緊張了。

最后總監有點不耐煩了,其實那時候心跳一直在加速,感覺很不好意思,心想這回沒戲了。后來總監叫我畫一個自己認為最熟悉的電路,把整個電路的工作過程,一五一十的描述出來,然后就吩咐人事做完拿給他看,就直接走了。等他轉身走的時候,這下突然心跳減慢了,坐在大廳里,曬著太陽,腦子好像有那么點打開了,過了大概半小時左右就畫了個多諧振蕩器的電路,然后描述了下充放電的過程,就交給人事了。本來打算直接走人了,那時候急著趕車,差不多下午5點了。(記得當時早上是10點多到的,一起面試的只有兩三個人,其他幾個先面的都走了)人事當即跟我說叫我再等下,說先把這個送給副總看下,因為當時項目經理面試的時候對人事說感覺還不錯,感覺蠻踏實的小伙。所以人事送去,過了一會就出來了,就跟我說談待遇的問題,說基本可以滿足你的薪資期望。(要求也不高)就這樣口頭答應下來了。想想還是蠻意外吧!


記得從08年開始逛電源網的,時間好快,轉眼好幾年了,一直很少在上面說話聊天,但是經常會光顧。最近想想,這么好的一個交流平臺,不聊聊感覺太可惜了。做技術好比練武,只有不斷切磋才能懂得自己的不足,才能取長補短。因此感覺一直都像最初那樣摸索的畫,估計連扎馬的基本功都不懂得是怎么個姿勢,呵呵!

回公司之后的第二周,一個小作坊型的私營企業(題外話,網上寫的是歐美企業,號稱2000多人)電話叫我去面試。(記得當時是晚上8左右點打的)后來去網上搜索下公司,一看感覺不錯哦,第一感覺歐美大型外企!其實當時要是仔細想想也可以看出來一些貓膩。首先一般企業不會晚上那么晚給打電話的(獵頭也都基本在正常工作時間打的)。然后心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又興沖沖的又跑了一趟。當時老板他親自開車到地鐵口接我到他們公司,一到他們公司發覺有點跟描述的不符。后來我稍微詢問了下,那老板也沒瞞我,也就直接攤牌了。因為到廠里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是個作坊,租的一層樓,流水線就一條,沒幾個人,旁邊凌亂的幾臺電腦。他開始直接問我會什么,我也如實的說了。然后他就跟我描述他們這里有什么,什么可以學的,說什么很鍛煉人的。我就問了一句,來這里我主要做哪些活?他就說,你現在的情況適合從維修開始做起,因為我們這里都是什么大功率的,你不懂的,說了大堆都是表現我沒這個技術能力的話。(當時的底細全部被他套走了,所以他說的很流利,也蠻有道理的,呵呵!)因為招聘上寫的是招研發人員的,我就說我還是比較傾向搞設計開發的工作。然后聊著聊著,他也坦白了說了,他們哪些產品都是很成熟的東西,人家設計好的直接生產就行,缺維修人員而已。最后臨別時,說了他們這里的福利待遇(所謂的包吃住,四個人一小間,只能放兩張床,上下鋪的床,吃也可以想象了)。因為當時有談好一家了,而且這企業也不符合我的意愿,所以也就沒具體跟他談待遇什么的。畢竟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因為他看我不是很樂意做技術維修,估計也確實缺人吧,就甩出一句“你多少錢愿意干?”我一下愣了,心想看樣子價格開的起嘛!因此就開了比之前面試那家待遇(不包吃住的)稍微高了一點。最后被那老板甩了一句“年輕人,不要要求這么高”。他那時開車送我已經到地鐵口了,因此我就說了聲,謝謝,希望以后有機會合作吧!然后也不知道說別的什么話,就直接去趕地鐵去汽車南站了!

搞電源近四年了,回想一路走過來的點滴。從開始猶豫是否做技術這條路 ,到現在堅定往下走下去(因為分析自身目前的狀況,感覺其他的更沒優勢,畢竟也差不多四年了,現在不是剛畢業,沒有年輕的那份資本了)。

不過現在想想,原來現在才是電源之路的真正開始,應該說對電源這個玩意才剛剛認識,這玩意涉及的領域太多,功率半導體應用技術,電磁技術,電子技術,熱分析與設計,電磁兼容方面,自動控制理論,綜合性夠強。


糾結的東西有負面影響的。其實也沒什么很糾結的,也就開始在摸索的期間,有那么點糾結。但是相對寬松的環境,自然就淡化了這樣的心里,畢竟當時沒什么體會工作的壓力,因此感覺這兩年很可惜,沒有非常合理的利用好。但是這兩年里非常深刻的體會就是,大學學的哪些東西還是很重要的,幾乎每門專業課的設置都是有他的道理的,當然不可能每門都掌握的很好,當然基礎必須打扎實。后續工作中你將會感覺伸縮自如,畢竟基礎在那里,在加上后續的充電,會輕松很多,而且效率也很高,或者說你的提升速度就比別人相對會快!

近四年時間不長也不短,雖然目前自己的認識還是非常的局限的,有很多不足的,畢竟人生需要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過程,而且不同的階段你對生活的認識,對人生的追求或許都不會一樣的。目前這階段經歷過來我的體會如下:

1. 對于大多數人成長沒有捷徑可走,但是有相對的快與慢。這個就需要努力,以及機遇各方面的結合。

2. 一顆堅定的心,既然決定下來走這路,就不要猶豫,左思右想,一往無前努力地向前走。

3. 我一直認為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很多人在抱怨,沒有機遇啊,運氣不好啊,其實這些東西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努力就是改變自己。

4. 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若在生活,工作中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面對困難一定不要灰心喪氣。勝不驕,敗不餒。一切平常心!

5. 工作上的,個人不要因為小事而不做,也不要因為小事而不認真對待。因為小事做不好,又怎么做大事!小事都沒做好,領導怎么放心將大事交給你!有句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認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6. 還有一點就是為人處事,絕對不能寫出處事為人,順序不能變!

總結上面幾點差不多就是“三心”即:決心,信心,恒心!上面講訴的,我自己還有太多的地方不足,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勉勵!


面試后,踏上南站的汽車回到了公司,那時的心情還蠻不錯,畢竟從上班以來第一次出去面試居然都搞定了,其實內心里那么一點成就感,畢竟感覺這是自己付出努力的結果。簡單說說在第一家企業的工作上的情況吧,畢竟小企業,一般會談到老板。

首先,我感覺老板是一個很不錯的一個人,心態年輕,心胸開闊,通情達理。所以感覺蠻欣慰的,遇見一個好的老板也是需要緣分的。我說的好的概念就是沒有什么苛刻的要求啥的,非常和諧的那樣,不是說給你發獎金啥啥的哦。兩年的時間里,待遇沒變(低的可憐的工資),畢竟那時候金融危機不減就不錯了。

其次,就是那時候工作相對非常寬松(上文也提到了),沒有進度具體要求,只要努力去摸索,去做基本OK了。因此那時候相對有蠻多的時間,翻書,查資料,然后網上問問題啊!其實換個角度想,有老板養著我可以學習,還給發錢,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說個小小的插曲,因為平時上班也經常桌上都放著資料啥的,在電腦前面看著,老板也都知道的,但不會說什么的,一般上網啥的也都不怎么說的。因為他也很清楚,閑著不上網能干什么?呵呵!所以感覺這老板很和諧。記得有次周末在公司辦公室里,我拿著書在看,老板那時候很巧走過,說了一句:“你看這么多書有什么用,我們這里不需要這些的。我當時就回著說:“無聊啊,隨便翻翻而已。”因為那時候一個人很少出去玩什么的,周末也在公司,因為公司免費有網上,外面上要錢,實在沒勁的時候,溜出去打打游戲啥的。沒錢買電腦的,畢竟待遇又低,而且每個月都需要還好幾百的助學貸款!所以公司電腦就差不多成私人電腦了,呵呵。一不小心,打岔路了。接著剛才老板說的話繼續。當時他說了這話之后,我心想老板居然會這么認為?呵呵,不就是怕學多了翅膀硬了就飛了。或者說他希望能夠老老實實的在這里幫干著就行了。不過話說回來,打工的能有啥辦法啊,畢竟生活需要面對現實,人的欲望也是會逐步上升的。

當時離職的欲望還是蠻強烈的,心里想在這么熬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希望換個環境應該有利于自己的發展。畢竟不同的企業,有著不一樣的模式,有蠻多值得的去學習和借鑒,無論技術,還是流程,還是企業文化,都會對自身有著一定的影響。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順便在這里大家一起討論下,你們公司的開發人員都做些什么事情?詳細點的,好讓大家了解作為開發人員需要具備哪些要求。這樣對于新人來說也可以有那么一點方向。畢竟雖然說每個企業大同小異,但是感覺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因而就沒有一點猶豫的向領導提交了離職報告(好像回來沒過幾天吧),當時那邊公司一直催著早點去。拿著離職申請給經理的時候,我就說了句,我打算走了。他也沒問啥原因,就回了一句,哦!顯非常的淡定!其實在我沒交上去之前就知道了,因為那時候基本沒啥事情做了,閑的都發霉了。不過公司也不會因為這樣開掉我,因為養著一個這么廉價的勞動力無所謂啊。如果走人的話,當然也不會說啥!就這樣差不多月底領了工資就走了。因為小公司沒啥流程什么的,方便的很,給錢就可以走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上班真的蠻幸福啊!


在月初的時候,一個人拉著一箱子,提著一個袋子,開始了另一個城市漂泊的日子。之前跟公司人事談好了,住宿會叫公司的人幫忙尋找,畢竟過去沒地方住是很麻煩的事情。因此去的時候就直接聯系同事,到了公司附近的那個小鎮上,同事帶著我看了下房間。進門一看,天啊!灰塵沉積的不知道多少厚,蜘蛛網到處都有,地面的木地板上垃圾很多,床上好像啥都有,兩個木凳子縫隙里的灰塵估計都有一斤了。我就問這里多少年沒住人了?二房東(同事的朋友),一直都有住,前幾個月人家剛搬走。當時恨不得馬上走人,心想一下子未必有能有合適的房子,然后什么也沒說,就開始整理!反正總比睡大街強,畢竟第二天馬上就要上班了。然后二房東就跟我談了下租金,當時啥也沒想就答應了,心想先住著再說吧,再貴也比外面住旅館強。就這么搞了一整個下午,總算干凈多了。

進公司后,開始了一般企業的流程了。實習培訓,熟悉公司的流程,構架……就這么搞了近3個星期。然后就開始安排到自己部門,正式進入工作的狀態。剛開始領導基本就是讓我看資料之類的,先了解。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天,其實心理一點底都沒有,項目就來了。當然領導知道我沒什么經驗,就安排了整個系列里面功率小點的給我。畢竟領導也了解我的底細,就這么開始了第一個所謂的項目開發,接著就是找資料,畫原理圖,然后審核原理,在PCB,變壓器什么的,接著打樣調試。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一般有什么問題,就會問其他同事,或者領導,他們都很耐心的指導我,一種從所未有的幸福感在這里誕生了。不需要在像以前有問題,用時間去摸出來。畢竟企業需要講究的是效率、團隊,不可能讓你花很多時間在一個問題點上。當時領導就說了,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提出,不然會影響進度。因此基本上都不會在一個問題點上停留很久,當自己思考,探究一定時間沒搞定的,就會去請教身邊的同事,然后按照他們的思路去分析,去找原因,就這樣經過自己每天的加班(連續奮戰3、4個月吧,無償的,好像搞開發蠻多都無償加班的),最后順利的按照進度搞定了第一個項目。然后在經歷這個第一個項目后,發現有著從所未有的巨大收獲,對于整個過程的分析、思路,想法是我感覺從未體會過的。畢竟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掌握了方法,思路才是關鍵。當然這一過程也讓我認清了自己的太多太多的不足。

需要別人教你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時候同事能夠給你指導思想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而且人家不說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平常心對待,畢竟一個大家都需要生存,可以說你的提升就是對別人的威脅。其實我感覺那時候還沒有完全入門,現在才算入門吧!其實入門跟時間沒關系,跟人有關系。強的人1年就可以入門了,還有就是入門的定義或許不一樣。

在這個項目的過程中,說個小插曲吧!當時剛進來,環境還不是很熟悉,畢竟跟之前的小企業的做事方式還是有區別的,在小公司什么都自己來,結構設計圖要畫,連包裝的標簽也要自己設計,板子也自己親自焊接,反正啥都要干。大公司分工明細,職責明確,焊接測試都是有助理的。當時搞到板子調試還是自己做了第一塊的。有一天,在調試過程中,遇見了一個問題在那里搞了大概兩三天時間。其實旁邊有蠻多經驗老到的技術助理,有些問題,他們是經常遇見,因此經驗還是蠻豐富的。當時有個同事知道這個問題的原因,在旁邊有點嘲笑的意思。因為是助理工程師,而他們是工程師助理,他們認為這么簡單問題都搞了這么久,怎么都可以當助理工程師!反正心里有點BS我啦!呵呵!不過后來大家都很和諧了。

差不多在新公司第一個項目搞定后就差不多算是勉強入門了。其實在第一份工作的兩年多時間里,翻閱蠻多書籍,資料,然后再結合這個項目開發,感覺有點開竅了,好比有點像理論聯系實際可以結合起來了。因此,若你現在就有同事的指點下肯定會很快就入門的。而我發現自己開始兩年里,摸索過程中腦子有點堵塞了,自己一知半解的東西太多了,然后再得到別人指點的情況下,感覺慢慢可以開始自己梳理了。

我之所以說我自己現在才入門是因為,我所接觸的東西還是相對比較狹隘,而且電源分類太多了,要精通一類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代價,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而且電源設計的知識太多了,綜合性很強的一門應用性學科。更何況現在很多東西我都處于表面狀態。而且很多事情越順利反而感覺獲得的經驗相對少了。所以說有時候會說只有經歷過才明白就是差不多這么回事。因此總感覺只自己才入門。


第一個項目陸續快結束的時候,已經差不多知道領導接著安排下一個項目是什么玩意了。當時大家手上的項目都很多,有的工程師手上項目是一系列一起,也就是說好幾款一起做的。而我當時就一個項目而已,也差不多結束了,因此知道這系列項目里面肯定有我的份了。還沒聽到領導安排,心里其實就蠻緊張了,因為這玩意雖然功率不算大,但五臟俱全,涉及到AC-DC,DC-AC,還有MCU控制部分,領導說讓我一個人搞定。雖然以前都涉及過相關部分的東西,但是感覺要整合在一起,感覺真的心里沒底啊。關鍵是這個項目周期很短,要求是5個月內包括認證什么的全部要結束掉。不過當時還是非常爽快的答應了,而且也非常想去挑戰下,接著而來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開始主要是定方案,考慮到系列產品的一致性。方案定下了,就是開始找一些相關的電路進行整合,然后就是相關工程師邊討論邊完善原理圖,接著就是開始瘋狂的PCB了。畢竟好幾塊板子,當時因為領導說客人急著需要樣品,要求迅速布板,然后調試基本性能。哎,接下來布線的日子是我到目前為止印象最深刻的,連續搞了大概4、5天(每天除了睡覺時間外,因為PCB能力還是非常有限,因此感覺壓力蠻大的),三塊電路板子+兩個接線板子,總共5塊板子,初稿就這么從時間的縫隙里誕生了。當然中途還需要跟結構工程師進行不斷溝通。然后打樣回來的板子就安排技術員進行手工做樣品,搞完發現控制板沒注意正背面搞反了(雙面的,畫的時候沒留意與結構方面的對應),不過那時候幸好已經知道不需要急著要樣品了,因此就這么將就的錯著先,反正不影響調試。不過那個控制板在那時候也根本用不上,畢竟程序還沒開始搞!就先開始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步進行硬件方面的調試。因為當時主結構的一些部分都是引用某些公司一些成熟產品上的參數,相對還是比較快。等基本功能調試通了,接著主要時間就花在程序上了。

其實程序部分其實也是我最沒信心的,雖然這個程序相對于專業的MCU工程師來說是非常簡單的小程序。然后,對于我來說沒有實際項目的程序編寫經驗,只有一點點理論的知識。因此面臨的問題將非常多,在做這個程序編寫之前,我首先進行的軟件簡單的仿真,先看下仿真能不能實現那些基本功能。(以前看單片機的時候,經常會仿真一些模塊功能的小程序)。

開始也沒畫流程圖的習慣,就直接開始編寫,發現中途思路非常凌亂,出現很多邏輯的錯誤。因此在后面調試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終于勉強實現仿真的基本功能。本以為在實際項目中應該也基本可以實現了,出乎意料之外的,發現程序在調試板上根本就不動作。當時大失所望,又重新對程序一點一點檢查分析,看了幾遍感覺也看不出問題的所在。就那樣又開始摸索了,網絡上到處翻,看看有沒好的思路以及方法。在這個問題上卡了兩三天沒進展的時候,就去問了下相關的軟件工程師,畢竟軟件的東西很多時候的問題基本都是邏輯錯誤,而且別人不可能一句句看下來,去度這個程序。不過在問的時候,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思路,方法。就開始分塊化,一塊一塊去攻破,然后在連接起來。這樣的話中間出現的問題自然會少,而且也容易發現,就這樣一個個擊破的辦法,最終把程序基本調通了。最后才整合在一起進行調試,在整個過程中,發現寧可在寫程序前面多花時間分析,理清思路,也不要急于馬上動工去寫。因為在思路沒整理好之前去搞,感覺就是浪費時間,效率反而變低。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啊!差不多經過幾個月堅持,一直心驚膽戰的項目可以暫時吸一口氣了。畢竟后面還有項目的認證,這個才是重頭戲。不過也因為前面努力與時間賽跑,為后續的認證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后續的過程算是蠻順利的。


就在項目差不多結束的時候,一回想大半年的時間就這么飛快的過去了。也就在收尾的這段稍微沒那么忙的時候,就會在網上到處逛逛,了解下行業的一些信息。偶偶也去瀏覽下一些企業的招聘信息,看著看著也就無意間更新了自己的簡歷。不過從沒有離職的想法。因為簡歷一直掛著,經常會有企業或者獵頭公司打電話。有一天有個企業人事電話過來,問是否有意向換工作,在經過一番的了解,是一家知名外資企業(一般我都會先問是什么企業招聘),隨便聊了下,接著問了我期望待遇什么的,之后一直都沒放心上,畢竟當時根本沒有想走的意愿。因為在想在目前公司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值得去了解的地方,而且短時間換讓公司印象也不好,畢竟時間也不長。差不多就這么隔了一兩個星期突然叫我去面試。就這么請了一天假,好像是在這家公司的第一次請假吧。就這么抱著隨便去玩玩的心態過去了,由于路程有點遠,那天跟預約的時間大概晚了10分鐘左右。來的時候已經看見有四五個人來應聘的坐著那等著。不過幸好到的時候面試官還沒到,過了一會就人事來了,丟了一份卷子(都是些智力題,數學題,很簡單,就是量大,拼速度而已)計時做。時間到了,卷子收走,人事速度很快的把卷子也打了下分,那時候考官已經在等了。因為他們先面,在大廳坐著傻等蠻久才輪到我,進去的時候稍微慫了一下,好多個考官,平生第一次見。當時還真有點緊張,坐下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考官叫我不要緊張,突然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一會就調節過來了。接著開始輪番被轟炸,聊了一大堆廢話,不過很奇怪就是很少有問技術相關的具體性問題,非常納悶。我就問了些工作的具體性內容,考官非常籠統的回答了我,聽了感覺朦朦朧朧。感覺非常意外的就這么面試結束了,說合適的話人事會通知。回去后啥也沒想,還是繼續安心繼續原來的工作。

沒過幾天,人事居然電話過來,跟我談待遇了,我一下子感覺太突然,一點心里準備都有啊,而且也不是非常了解自己去那邊做什么(當時只說是研發,說亂七八糟的產品很多)。也因為之前自己開了個期望待遇,然后人事就基本按照那個待遇給我。不過之間聽著她介紹了他們薪資體系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或許因為是公司比較正規的緣故,所以講的東西比較多點,完后就問我什么時候可以過去,叫我盡快辦理離職手續。心想我都沒一點想法,有點迷茫啊。就先回復了一個大概時間說按照流程起碼一個月左右吧,這樣也好讓自己冷靜思考思考!

就在接下來沒幾天時間,有一個獵頭電話過來,叫我去一家中型企業面試(因為是搞新能源方面的緣故,有點想往這方面發展)。因此約好周六過去談了,因為不要請假,反正也當是去玩玩。本來約好早上9點半左右的,我很早起來就跑過去了。到他們公司發現考官還沒到,差不多等了一個小時左右。因為考官是個技術出生的博士,心里其實一點底都沒有,畢竟自己也就懂點皮毛,而且搞新能源方面的東西也不是很了解。就在會議室的一個小白板的前面聊起來了,博士就問了一些技術問題,叫我在板子上畫。畫了BUCK電路,全橋什么的原理分析,還有一些電路結構,反饋啥的,一些功能性的框架,沒有具體問非常非常細的問題。當然之間也問了其他方面的比如認證,EMC等等,我就照實說了,有些不會的就直接說不懂。接著他就直接拍板說可以,問我啥時候可以去上班,然后就給了我一個待遇的范圍,說能給多少左右。(其實獵頭推薦的時候差不多也大概聊了下待遇的要求)當時就說若去的話大概也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那天回去后,心情其實更加矛盾,畢竟自己根本沒有一點思想準備,雖然選擇題說起來好做,但是選錯了就是錯了,對了就是對。與主觀題比起來還是有區別的,畢竟主觀題一般還不至于全錯,還可以得個幾分。接下來的時間真的很糾結啊!一點都沒有領會換工作的好心情。很多人說職場人事最開心的莫過于離職跟入職。這次我可以一點感覺都沒有,反正覺得有的煩躁。畢竟任何一次的抉擇都需要對自己負責,其實前面我也談到了,雖然工作為了生活,待遇確實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但個人的發展比錢還是重要的。畢竟怕一步走錯,步步錯。

接下來的時間每天面對的思考是去還是留,若去,去哪里?


在經過好幾周時間的思考,網上了解企業的信息(發現有些企業的信息太局限了,感覺根本了解不到什么),咨詢了一些朋友、前輩,同時也結合當時自身所處的實際情況,最終選擇去了第一家面試的企業。

進去之后就一直到現在,發現與自己之前一廂情愿的想象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最重要的是工作壓力基本沒有什么,感覺蠻多時候都不是需要太多的思考,或許是因為企業文化的緣故吧,因此相對也輕松蠻多了(精神上輕松多了)。有時候想我現在的要是屬于求安穩階段的,也許還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合適的地方。可以算是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企業吧。工作其實更多的還是講究相互匹配,而且每個人的都是不一樣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過我自認為這次的選擇還是沒有錯的,畢竟之前工作太過于拼了,把自己身體搞的有點小毛病出來。要不然目前還沒有健康方面的意識,呵呵!不過目前也在準備慢慢物色一個適合自己的平臺好好在積累積累吧,后面的路還有很漫長,希望與大家一起共同成長與進步。

在此提醒下所有朋友們:努力工作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休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軟件的話,看個人喜好了,目前市面上有太多的畫圖軟件了,你只要學一種就可以了,我自己是用Protel99se的升級版叫Altium Designer 。至于產品其實剛開始基本都接觸反激,正激的,其實越基礎的越重要,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為什么很多書剛開始就講基本拓撲的道理了。當年看書我都是直接跳過的,現在發現還需從頭再來。

至于工作上的話,盡量多去實踐,遇到問題可以看書,查資料,上論壇請教,或者請教有經驗的同事,領導等等。在實踐的時候,盡量用現有所掌握的知識去分析原由,多反問一些為什么?試著努力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當然開始會感覺比較困難,當你在不斷實踐中也會悟出一些原理,甚至發現慢慢與現有的理論結合起來了。很多東西只有親身去體會了,才會更加深刻,才更容易理解。

不過在開始時候建議在論壇上找本開關電源的書籍(可以去資料下載區,里面很多電源的書籍)或者去買一本,反復的看,當你發現每看一遍都有不一樣的收獲的時候,那么你也差不多入門了。

總之就是:理論在加上去實踐,實踐在加上學理論,不斷總結,不斷積累。

成長沒有捷徑可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自己會感覺很踏實。


開始大家都是這樣的,要知道我們都是普通人,智商是沒有什么區別的,所以熬過去了就好了,畢竟學習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是急不來的。你現在其實比我當年好多了,有問題可以問他們,一般都會比較照顧新人的。我當年在一個小企業里面,當時差不多就是兩個人搞電源(我進去時候有一個有經驗的剛走,就剩下另外一個跟他干了一段時間的同事),因此我們兩基本就是遇見問題,自己摸索。

據了解中國是博士大國。其實個人認為不能單看碩士,博士這兩個字眼,因看個人實際情況,事物都是相對的。我感覺在中國你若不是要研究教學的,碩士應該夠用了,畢竟你碩士下面踩踏著無數的小本,大專的,非常有優勢啊。

很多時候都在想去考研,感覺現在社會去搞個碩士也是有一定需要的。當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目前在想若是一直在的現在的工作情況下,就打算去考研。可是有時候想,去學校搞個2-3年,感覺也有一定風險。蠻猶豫的,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

標簽: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相關閱讀

微信關注
技術專題 更多>>
技術專題之EMC
技術專題之PCB

頭條推薦

電子行業原創技術內容推薦
客服熱線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8:00
微信關注
獲取一手干貨分享
免費技術研討會
editor@netbroad.com
400-003-2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色达县| 昌平区| 鹤庆县| 赤壁市| 嘉峪关市| 法库县| 迁西县| 诸暨市| 茶陵县| 肥城市| 丹江口市| 甘孜县| 咸宁市| 壤塘县| 济源市| 米脂县| 辰溪县| 景洪市| 津南区| 清河县| 乐业县| 甘肃省| 霍山县| 潞城市| 望都县| 武邑县| 清丰县| 绥江县| 青海省| 郁南县| 古丈县| 永春县| 南宫市| 中超| 拜泉县| 通州市| 古浪县| 昌江| 河池市|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