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bai:
看到你的帖子,對于你深厚的材料學、焊接專業功底表示欽佩.對于焊接過程、熔滴過渡、熔池及焊縫成形、工藝都進行了論述.也許是5年前該行的原因,更是當時導師的緣故,讓我心中總是不能忘記它!當時我們導師利用16位單片機研制的仿林肯的埋弧焊、點焊機、改照的數控手弧焊機...,從他那里我體會了高手的風范、高手的執著,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5年過去了,我也改到了信號處理專業,從事DSP、FPGA及機器視覺領域.我目前覺得,應該除去電流、電壓反饋控制,應該加入其他信息,如聲音、圖像,當然對于焊機的控制也應該采用DSP、FPGA、CPLD以加快控制周期,提高控制精度.當然,對于焊接過程應該還是有許多不明了的地方.比如CO2焊,熔滴過渡過程的時間、能量轉換和焊接質量的關聯,飛濺的評估等等.當時應該還是不甚明了.焊弧聲音、圖像分析更多的作為后臺、離線的分類研究.但是,目前DSP/FPGA/ARM/SOC的發展,已經使在線成為可能,更多的是看模擬期間的響應時間,是否能做的精細化.焊接專業做焊接電源,我想還是有些限制,不如電子基礎、自控基礎、信號處理基礎,由于焊接隸屬于材料專業,所以大部分被材料學方面充實,但焊接電源真得是一門跨行業、多學科綜合的方向.專業焊接,往往其他方面差些,導致焊機作為系統的整體性能提高有限,而電子、自控專業的常常不屑于參與,畢竟和IT比,其難度雖然一點不低,但是工資、待遇卻不成比例.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這也是我和師弟/妹轉行的原因,而且我相信不只是焊接電源方向,非電子類、綜合性的學科都會有類似的問題.但是我相信行行出狀元!不是做不好,而是沒做到!希望你保持對焊接、對弧焊電源的熱情、開闊思路,相信不論你搞科研、做學問、搞研發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