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比較多,一篇文章肯定是敘述不完的,每篇文章都有相應的重點,本次設計會從項目出發,從理論計算一直到產品認證的具體過程進行講述,如有疑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一、技術要求
反激電源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基本原理相信大家都已經了解,今天所設計的反激開關電源與以往的反激電源具有不一樣的特性,常說的空載功耗都是在無負載條件下滿足能源之星、CEC&MEPS的要求,具體如下表。
但是由于目前競爭能力以及出口產品要求嚴格,很多產品需要將其待機功耗做到0.1W以內,給工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有過功率需求,一般而言2倍過功率僅需持續ms級別,但本文所設計的反激變換器2倍過功率可以持續8分鐘左右,設計難度會相對而言較高。具體設計參數如下:
1.輸入電壓:90~120/220~264Vac,頻率:50/60Hz;
2.雷擊浪涌:±1kv、60A冷起@230Vac;
3.漏電流:<0.75mA@230Vac;
4.效率(四點平均)>87%;
5.待機功耗:<0.1W;
6.輸出電壓:33V;
7.輸出電流:4A(額定150W)8A(過功率300W)持續8分鐘停12分鐘;
8.R&N:330mVp-p;
9.保護:過流/短路/過壓/過溫;
10.工作溫度以及濕度:-20~40°C/20~90RH,無凝露;
11.儲存溫度以及濕度:-20~40°C/10~95RH,無凝露;
12.安規:62368/GB4943.1等(海拔5000米以下);
13.耐壓以及絕緣:輸入對輸出3.6KV/輸入對地2KV/輸出對地1.5KV;
14EMC:EN55032 ClassB/GB/T9254/EN61000-4-2,3,4,5,6,8,11/FCC Part15;
15尺寸:80*110*30(mm);
16價格:含稅50RMB以內
二、控制類型
原邊控制反激系列采用變壓器繞組的方式來采樣電壓,所以無需光耦合器和副邊電壓采樣電路,可極大減少元器件的使用數量,縮小方案尺寸。但也正因為采用變壓器耦合方式,所以其調整率的精度會遜于副邊控制,而且副邊二極管的壓差也會導致輸出電壓與采樣電壓不吻合。同時,原邊控制的動態性能也不如副邊控制。通常情況下,低功率(<10W)且精度要求不高的應用可優先選擇原邊控制,而大功率應用推薦使用副邊控制。
本次項目所選用控制類型為副邊控制反激變換器。
三、反激模式選擇
反激變換器一般會有三種工作模式:DCM、BCM、CCM,每種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一般大部分反激在滿載時都是CCM,小功率反激變換器也基本用DCM。
1、CCM效率高于DCM,導通和關斷損耗比DCM小,變壓器在相同的峰值磁通下,CCM的損耗低于DCM。
2、DCM沒有反向恢復問題,但是反激輸出如果可以用肖特基,則CCM也可以。
3、在相同輸入電壓、功率、相同磁芯、相同占空比的情況下,DCM下的峰值電流大于CCM,所以di/dt也大于CCM。
4、在相同輸入電壓、功率、相同磁芯、相同占空比的情況下,DCM的磁通密度變化量大于CCM,則磁損也大于CCM。
5、反饋回路DCM好調些,由于電流始終會歸零,沒有右半平面零點的問題。
我們在了解模式的時候一定要清楚我們的項目指標,2倍過功率持續8分鐘,在此條件下模式選擇決定了樣機是否能抗住這8分鐘,我們都知道在低壓滿載條件下如果設計到CCM模式那么原邊電流會很大導致MOS、變壓器溫升較高,可能不能滿足安規需求;如果設計DCM模式,那么高壓輸入條件下峰值電流會很高,導致過流點很高,在設計模式時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
四、參數計算
設計步驟如下:
反激變換器有兩種運行模式:電感電流連續模式(CCM)和電感電流斷續模式(DCM)。 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相對而言,DCM 模式具有更好的開關特性,次級整流二極管零電流 關斷,因此不存在 CCM 模式的二極管反向恢復的問題。此外,同功率等級下,由于 DCM 模式的變壓器比 CCM 模式存儲的能量少,故 DCM 模式的變壓器尺寸更小。但是,相比較 CCM 模式而言,DCM 模式使得初級電流的 RMS 增大,這將會增大 MOS 管的導通損耗, 同時會增加次級輸出電容的電流應力。因此,CCM 模式常被推薦使用在低壓大電流輸出的 場合,DCM 模式常被推薦使用在高壓 小電流輸出的場合。
對 CCM 模式反激變換器而言,輸入到輸出的電壓增益僅僅由占空比決定。而 DCM 模 式反激變換器,輸入到輸出的電壓增益是由占空比和負載條件同時決定的,這使得 DCM 模 式的電路設計變得更復雜。但是,如果我們在 DCM 模式與 CCM 模式的臨界處(BCM 模式)、 輸入電壓最低(Vinmin_DC)、滿載條件下,設計 DCM 模式反激變換器,就可以使問題變得簡 單化。于是,無論反激變換器工作于 CCM 模式,還是 DCM 模式,我們都可以按照 CCM 模式進行設計。
對于 CCM 模式反激,當輸入電壓變化時,變換器可能會從 CCM 模式過渡到 DCM 模 式,對于兩種模式,均在最惡劣條件下(最低輸入電壓、滿載)設計變壓器的初級電感 Lm。 對于 DCM 模式變換器,設計時 KRF=1。對于 CCM 模式變換器,KRF<1,此時,KRF的 取值會影響到初級電流的均方根值(RMS),KRF 越小,RMS 越小,MOS 管的損耗就會越 小,然而過小的 KRF會增大變壓器的體積,設計時需要反復衡量。一般而言,設計 CCM 模 式的反激變換器,寬壓輸入時(90~265VAC),KRF取 0.25~0.5;窄壓輸入時(176~265VAC), KRF取 0.4~0.8 即可。
開關電源設計中,鐵氧體磁芯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磁芯,可被加工成多種形狀,以滿足 不同的應用需求,如多路輸出、物理高度、優化成本等。
實際設計中,由于充滿太多的變數,磁芯的選擇并沒有非常嚴格的限制,可選擇的余地 很大。其中一種選型方式是,我們可以參看磁芯供應商給出的選型手冊進行選型。
通常,當繞組線圈的比較長時(>1m),線圈電流密度取 5A/mm2;當繞組線圈長度較短時,線圈電流密度取 6~10A/mm2。當流過線圈的電流比較大 時,可以采用多組細線并繞的方式,以減小集膚效應的影響。
反激變換器在 MOS 關斷的瞬間,由變壓器漏感 LLK與 MOS 管的輸出電 容造成的諧振尖峰加在 MOS 管的漏極,如果不加以限制,MOS 管的壽命將會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把這個尖峰吸收掉。
反激變換器設計中,常用下圖所示的電路作為反激變換器的鉗位吸收電路(RCD 鉗位吸收)。
RClamp 由下式決定,其中 Vclamp 一般比反射電壓 Vor 高出 50~100V,LLK 為變壓器初級 漏感,以實測為準。
五、環路分析
開關電源系統是典型的閉環控制系統,設計時,補償電路的調試占據了相當大的工作量。 目前流行于市面上的反激控制器,絕大多數采用峰值電流控制控制模式。峰值電流模式反激 的功率級小信號可以簡化為一階系統,所以它的補償電路容易設計。通常,使用 Dean Venable 提出的 Type II 補償電路就足夠了。
純手工打造不容易,如果覺得有幫助請給予支持,謝謝!!后續還會來帶來該項目的基于Simplis仿真分析驗證、原理圖、PCB、生產工藝、EMC等相關內容,擬在打造完整產品過程,我們一起進步。文末資料記得下載,絕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