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能否完全取代鉛酸電池?
雖然電動自行車的發展方向是輕便、環保,從這點看,鋰電池應該鼓勵發展。不過從目前現狀看,鋰電池技術還沒完全成熟。加上成本比鉛酸電池高,影響了其推廣。據省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消息:“鋰電池電動車的產銷量與鉛酸電池相比,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鋰電池板塊應聲而起
市場上的風吹草動,在股市馬上就有所反應。新上網發行的比亞迪,因為有鋰電池概念,引發鋰電池板塊集體沖高。如成飛集成、路翔股份和ST春蘭等紛紛出現漲停行情。有分析人士認為,加上國家大力整治鉛酸電池行業污染的契機,鋰電池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國都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鉛酸電池在生產環節上,會產生多種含鉛煙和鉛塵,此外廢舊鉛酸電池回收熔煉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鉛塵、冶煉廢渣及廢水。而對鋰電池本身來說,就沒有這些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2011年,全國各地頻頻出現的“ 血鉛污染事件” ,不斷刺痛著社會的神經。一組組令人痛心甚至憤怒的數字,都與那些地方周邊的鉛酸電池生產企業或者鉛冶煉企業有關,一時間,歷史悠久和極富前景的鉛酸蓄電池行業,在公眾的眼中儼然成了 “ 黑色行業” ,讓人“ 談鉛色變” 。
針對這些輿論,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指出:那些低水平重復建設、生產及環 保技術落后的中小企業才是“ 血鉛事件” 的元兇,鉛酸電池行業本身并不是一個污染 性的行業。不少正規電池企業也坦言,鉛酸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任何污染,而生 產污染只要加強管理,是完全可控的。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鉛酸蓄電池制造廠家約 2000 家,但產值在 500 萬元 以上規模的企業僅200家左右,其余的1800 家中小企,有的根本沒有生產許可證, 有的有許可證也很難達到清潔生產的標準。正是這些資質不夠、污染嚴重的中小企 業給整個鉛酸電池行業抹上了黑色。
“ 很多人認為,鉛酸電池代表著落后的技術,應用前景不廣,其實,這是一種 認識上的誤區。” 廈門大學化學系教授陳體銜介紹,目前鉛酸電池作為一項非常成 熟的技術,占所有蓄電池市場份額的 70%。如果離開鉛酸蓄電池,那么與蓄電池有 關的所有行業、產業都將面臨癱瘓。
由于鉛酸電池污染事件不斷發生,5月18日,環保部下發《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浙江、廣東、河南等多個地區在大范圍進行專項環保整治行動,大量鉛酸蓄電池企業被要求暫時停止生產。有媒體報道也稱,預計全國2000家鉛酸蓄電池企業中,有1000多家被淘汰。
2011 年 4 月,由環保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聯合開展的 2011 年環保專項行動正 式實施,其中首要任務就是全面徹查鉛蓄電池企業的環境違法問題。對此小編認為, 鉛酸蓄電池的剛性需求是始終存在的,不會因為整頓就減少,短期內其它電池替代 不了;國家應該對鉛酸蓄電池行業的規范整治采取“ 打拉結合” 的方式,即一方面要 通過行業整治淘汰不規范的企業,一方面要加快鉛酸電池的轉型升級,為行業開辟 一個積極發展的通道。各企業也要從客觀生產環境和主觀職工行為習慣兩方面入手 防控污染,即通過生產檢測及環保設備的升級換代減少污染源;通過對員工職業生 活的行為進行教育、引導,從而在主觀上規范降低職工污染的概率。
據悉,中國鉛蓄電池企業 3000 多家,經過環保整治,只剩余 1961 家,可能其 中的三分之二還要被關閉,但自行車行業對是否從此進入鋰電池時代并不樂觀。“短期內讓鋰電池直接取代鉛酸蓄電池,也是不可能的。”杰寶大王電動車業負責人認為,因為鋰電池的技術穩定性還不夠強,在研發方面仍需要進一步的推進。鋰電池也有一些缺點暫時無法克服,特別是價格偏高的問題。因此,中國鉛蓄電池發展前景依然廣闊,鉛蓄電池的應用 領域在不斷地擴展。只要認真完善鉛蓄電池行業的環保整治,更好地落實環保工作、 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鉛蓄電池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轉載自中國自行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