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只有為了EMI犧牲效率的時候才考慮慢恢復的,一般都是快恢復的喲喲。。
管子回復越快,吸收效果越差。但是普通管子自身溫升會高的多。
故要根據mos的耐壓值選擇合適的二極管。
慢速管PS2010
快速管UF2010
有可能是,但是在快恢復管的情況下,還可以優化RC,使得峰值變小
仔細想想是不是因為使用了這個RCD電路的原因。
因為正常的RCD吸收電路不應該受快慢管影響這么大。第一個脈沖是漏感往C里面充電的過程,那么決定尖峰電壓的是第一個脈沖,這個脈沖與反向恢復時間并無關系。
兄弟,搞反了吧?
應該是反偏到正偏的時間啊
去看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3446657.htm
反激一鍋炒中有專門講這個的
但是怎么解釋對漏級尖峰的影響?因為那個尖峰應該是第一個脈沖造成的,對嗎?
我先去看看
開關電源的設計及計算V1.1
我把它搬過來了.
這個功率界限一般是多少瓦?
首先我們假設漏感能量是一定的,如果是慢管,他反向恢復時間長,況且在這個時候其等效電阻較大,所以第一個脈沖并不會沖太高。。在其上面消耗的能量較大,所以管會很熱。如果用快管,可以理解把漏感能量轉移到了后面電阻電容上了。
所以我理解慢管在小功率上可以用,在大功率上從成本上考慮我們希望漏感能量是消耗在后面阻容上,而不能是二極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