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是我截的圖
我的理解是匹配單級PFC的參數和傳輸功率等參數的。這個電感的能量在反激過程中也是可以傳遞到次級的。同時,有了這個電路,可以提高輕載時的功率因數,否則輕載的時候,C4會使功率因數下降很快的。
這個電路思路不錯。收藏了。
個人感覺,是做“填谷”用的。就是對輸入零點附近做補充,或者將整個B+電壓提高,減少輸出紋波。
電感的能量在反激過程中也是可以傳遞到次級的?有點不理解。
提高功率因數是肯定的,導通角增大了,相當于APFC(或者是泵電路),無論輕載,重載,都可以提高導通角。
缺點是,MOSFET的DS電壓會升高,特別是輕載的時候。
不愧是好版,一眼就能看出電路精妙之處!
Q1開啟時,有兩個電流支路,一路對反激變壓器貯能,一路對L3貯能。
Q1關閉時,反激變壓器次級對負載提供的能量的同時,L3通過變壓器初級對C4饋電,此時對于變壓器的初級與次級來說是相當于是正激,即L3對變壓器的級次提供能量。
D1、D2、D3的作用是防止電流倒灌。
講的好!
D1、D3用一個就可以了吧!
D2在那里放著,L3怎么給C4充電嗎
類似電路陳傳宇的《電子整流器》一書中有涉及,但都類似BOOST電路,對電解充電。
像這種類似單向LLC的電路很少見。
缺點是RC吸收回路的損耗要加大,MOS損耗也要大.L3和傳輸變壓器的關系不好設計。
明白了!
效率好于填谷,但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