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文章,幾乎全是關于模擬控制的,UCC2305、UC38XX之類,所謂數字控制,也是簡單的8位MCU加模擬.
如今DSP運算速度越來越HI,價格越來越低.
在DSP強大的運算、控制下,可以實現很多令人驚奇的功效出來.
下面看看本人設計的DSP全數字汽車安定器(專為國外某汽車生產商供貨).
采用了16BIT/120MHZ的DSP.指令周期33ns,AD采樣速率1M,可以同時采樣4路信號,PWM位數16BIT.
整機除了DSP之外,再無其它IC.電路簡潔明了.
下面談談用DSP實現的新技術.
DC/DC部分:
本來考慮設計成推挽或全橋,但是點燈之初需要近400V高壓.只有反激才能在輕負載輕松達到如此之大范圍的電壓.從成本、電路難易度考慮,還是用反激.
至于效率方面,用了如下新技術:
拋棄電流檢測豪歐電阻(雖說才幾個毫歐,但是損耗不小),采用變頻器上成熟可靠的檢測管壓的技術來實現電流檢測,本人是搞變頻出身的,采用這個技術,沒遇見任何挫折,一次性通過達到要求.
輕栽時候,用DSP采樣DS管壓來實現0電壓開關.
電磁干擾方面:
用DSP來產生隨機函數控制DC/DC PWM周期,使得電磁干擾能量擴散開.
高壓點火部分:
這部分電路其實是很麻煩的.國產放電管或SIDAC總是不讓人放心,進口貨價高,定貨周期長.并且材料進廠的檢驗也是麻煩事.
由于DSP資源超大,運算能力超強,索性拋棄模擬元件控制點火,采用DSP直接控制可控硅來點火.一是降低成本、二是可以實現主動控制高壓點火.
不要以為點火速度不夠,DSP控制一次點火只需要不到500ns.
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功率控制.
DSP的AD速率高達1M(1M是什么概念?可以實現輕松CD音質的采樣!),可以同時采樣4路.
在開始點燈瞬間就對燈壓、燈流進行采樣,實時計算燈電阻,根據燈電阻控制當前燈功率.此過程可以推算出冷、熱、新、舊燈泡,并采用相應的控制算法,保證非常完美的點燈曲線出來.
DSP內部帶有硬件乘除法器,浮點運算器,專用DSP運算器,速度超級快,可以保證一個PWM周期內提取并計算出所有數據,并對PWM占空比進行計算.
至于成本:
1:與UCC2305做的相比
假設UCC2305的性能和DSP全數字控制的性能一樣的話,我可以告訴你DSP還沒UCC2305貴!嘿嘿
2:與UC38XX做的比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烏雞能成彩鳳凰嗎?
歡迎同行們拍磚,交流.
新技術:DSP控制汽車HID安定器
全部回復(49)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用DSP去做HID其實國外已經有這樣做法了.這個通常是拿來與一般的MCU相比,當然速度會快不少.至于什么采樣1M速率,這個其實是普通逐次逼近型A/D的采樣速率,這個采樣回來之后還要進行一些數字濾波等等,用積分型的,你就沒法快.DSP浮點運算基本不可能用在HID上,從未見過TMS320C6X的東西能用在這個領域,太貴.目前用的多數是沾點電機的光用TMS320C2X的定點.
其實用MCU/DSP的好處很多時候是在于其軟件的靈活性,更改維護比較容易,控制算法相對精確,但響應不會太快.用MCU還是DSP這比較模糊了,不同于變頻中的諸多復雜的矢量算法,不知道乘加邏輯是否能派上用場,單純論速度,這個并非DSP與MCU的差別
其實用MCU/DSP的好處很多時候是在于其軟件的靈活性,更改維護比較容易,控制算法相對精確,但響應不會太快.用MCU還是DSP這比較模糊了,不同于變頻中的諸多復雜的矢量算法,不知道乘加邏輯是否能派上用場,單純論速度,這個并非DSP與MCU的差別
0
回復



哪位大俠用過以上電容,此電容與滌綸電容有何不同之處?
這種電容耐壓在1000V,因急需求購,不知何處可購得,
有大蝦們幫忙,不勝感激!!!!!!!!!!!!
0
回復
@ken21cn
用DSP去做HID其實國外已經有這樣做法了.這個通常是拿來與一般的MCU相比,當然速度會快不少.至于什么采樣1M速率,這個其實是普通逐次逼近型A/D的采樣速率,這個采樣回來之后還要進行一些數字濾波等等,用積分型的,你就沒法快.DSP浮點運算基本不可能用在HID上,從未見過TMS320C6X的東西能用在這個領域,太貴.目前用的多數是沾點電機的光用TMS320C2X的定點.其實用MCU/DSP的好處很多時候是在于其軟件的靈活性,更改維護比較容易,控制算法相對精確,但響應不會太快.用MCU還是DSP這比較模糊了,不同于變頻中的諸多復雜的矢量算法,不知道乘加邏輯是否能派上用場,單純論速度,這個并非DSP與MCU的差別
此言差已.
兄臺的見解不錯,但是落后時代了.
啥話不說,舉個數據來說明:
用66.6666KHZ的DC/DC
每個PWM周期是15US.
在15US內,DSP可以做的工作有:
可以AD采樣180次(注意是同時采樣多路),可以做113次浮點運算或者DSP專用運算公式.定點就不說了.
自己套套數字濾波公式看看響應速度夠不?
說起DSP,不要總以為TI的TMXXX,比TI厲害的東西多的是.TI的東西從UCC2305可以略見一斑,性能平平,價格高高,定貨周期長長,為什么?因為TI以為自己是老大.
最后多句嘴,兄臺把DSP與MCU歸為一類,實在讓小弟汗顏,呵呵...
兄臺的見解不錯,但是落后時代了.
啥話不說,舉個數據來說明:
用66.6666KHZ的DC/DC
每個PWM周期是15US.
在15US內,DSP可以做的工作有:
可以AD采樣180次(注意是同時采樣多路),可以做113次浮點運算或者DSP專用運算公式.定點就不說了.
自己套套數字濾波公式看看響應速度夠不?
說起DSP,不要總以為TI的TMXXX,比TI厲害的東西多的是.TI的東西從UCC2305可以略見一斑,性能平平,價格高高,定貨周期長長,為什么?因為TI以為自己是老大.
最后多句嘴,兄臺把DSP與MCU歸為一類,實在讓小弟汗顏,呵呵...
0
回復
@houkehong
[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3957810.gif');}"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3957832.gif');}"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3957839.gif');}"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哪位大俠用過以上電容,此電容與滌綸電容有何不同之處?這種電容耐壓在1000V,因急需求購,不知何處可購得,有大蝦們幫忙,不勝感激!!!!!!!!!!!!
這也是滌綸電容啊.
屬于有感結構的,只是封狀顏色不一樣而已.
不說1000V,2000V的多的是,價格也便宜.
屬于有感結構的,只是封狀顏色不一樣而已.
不說1000V,2000V的多的是,價格也便宜.
0
回復
@cypok
此言差已.兄臺的見解不錯,但是落后時代了.啥話不說,舉個數據來說明:用66.6666KHZ的DC/DC每個PWM周期是15US.在15US內,DSP可以做的工作有:可以AD采樣180次(注意是同時采樣多路),可以做113次浮點運算或者DSP專用運算公式.定點就不說了.自己套套數字濾波公式看看響應速度夠不?說起DSP,不要總以為TI的TMXXX,比TI厲害的東西多的是.TI的東西從UCC2305可以略見一斑,性能平平,價格高高,定貨周期長長,為什么?因為TI以為自己是老大.最后多句嘴,兄臺把DSP與MCU歸為一類,實在讓小弟汗顏,呵呵...
呵呵,沒說用DSP不可以.這樣的設計美國和韓國都有見過,也在情理之中.不過看到了你說采樣1M覺得快,順便來說說罷了.15us/180不是1M,這個就不說了.
至于TI的東西嘛,呵呵,我用TI的東西比較多,說到DSP確實要談TI,這個沒辦法.DSP真正讓人用的起,都是TI的貢獻,NEC的第一個DSP,現在跑哪去了,MOTOROLA的ADI的,份額多少?這些其實不用去爭.如同當年的delphi去對抗vb.說到Unitrode的產品,其實它是一間很小的公司,2000年TI收購BB又順便把它吃了,收購公司有其自己的策略.你見過TI花時間去推這些東西么?我沒見過.不是TI以為是老大,而是TI現在就是老大,不但是DSP的老大也是,PM的老大.
MCU和DSP是不是一類?這種話題5年前就在討論.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觀點.從應用來說DSP偏向于信號處理,MCU偏向于控制,至于結構,這個不好說,現在MCU啥結構都有,馮諾曼和哈佛都有.MCU的速度也在提高.原來區別最大的就是那個乘加邏輯和流水線,但現在很多MCU也有了這塊,很多DSP也有豐富的接口,比如microchip的dspic,TI的OMAP...說不清楚.我個人覺得這個也沒必要也不可能劃的太清楚,就跟Z80是單片機還是CPU或是MPU之類的爭論類似,沒多大意義.搞過的人都知道
至于TI的東西嘛,呵呵,我用TI的東西比較多,說到DSP確實要談TI,這個沒辦法.DSP真正讓人用的起,都是TI的貢獻,NEC的第一個DSP,現在跑哪去了,MOTOROLA的ADI的,份額多少?這些其實不用去爭.如同當年的delphi去對抗vb.說到Unitrode的產品,其實它是一間很小的公司,2000年TI收購BB又順便把它吃了,收購公司有其自己的策略.你見過TI花時間去推這些東西么?我沒見過.不是TI以為是老大,而是TI現在就是老大,不但是DSP的老大也是,PM的老大.
MCU和DSP是不是一類?這種話題5年前就在討論.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觀點.從應用來說DSP偏向于信號處理,MCU偏向于控制,至于結構,這個不好說,現在MCU啥結構都有,馮諾曼和哈佛都有.MCU的速度也在提高.原來區別最大的就是那個乘加邏輯和流水線,但現在很多MCU也有了這塊,很多DSP也有豐富的接口,比如microchip的dspic,TI的OMAP...說不清楚.我個人覺得這個也沒必要也不可能劃的太清楚,就跟Z80是單片機還是CPU或是MPU之類的爭論類似,沒多大意義.搞過的人都知道
0
回復
@ken21cn
呵呵,沒說用DSP不可以.這樣的設計美國和韓國都有見過,也在情理之中.不過看到了你說采樣1M覺得快,順便來說說罷了.15us/180不是1M,這個就不說了.至于TI的東西嘛,呵呵,我用TI的東西比較多,說到DSP確實要談TI,這個沒辦法.DSP真正讓人用的起,都是TI的貢獻,NEC的第一個DSP,現在跑哪去了,MOTOROLA的ADI的,份額多少?這些其實不用去爭.如同當年的delphi去對抗vb.說到Unitrode的產品,其實它是一間很小的公司,2000年TI收購BB又順便把它吃了,收購公司有其自己的策略.你見過TI花時間去推這些東西么?我沒見過.不是TI以為是老大,而是TI現在就是老大,不但是DSP的老大也是,PM的老大.MCU和DSP是不是一類?這種話題5年前就在討論.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觀點.從應用來說DSP偏向于信號處理,MCU偏向于控制,至于結構,這個不好說,現在MCU啥結構都有,馮諾曼和哈佛都有.MCU的速度也在提高.原來區別最大的就是那個乘加邏輯和流水線,但現在很多MCU也有了這塊,很多DSP也有豐富的接口,比如microchip的dspic,TI的OMAP...說不清楚.我個人覺得這個也沒必要也不可能劃的太清楚,就跟Z80是單片機還是CPU或是MPU之類的爭論類似,沒多大意義.搞過的人都知道
呵呵,我說1M的AD采樣速率快,并不表示小弟只見過1M的AD.本人上半年買過MAXIM的250M的ADC,花了近300¥¥,滿足對labview好奇心.
這個方案是基于具體應用而定的,您也說過,TI的320XX太貴,用在HID控制上比較不劃算(沒人會用64PIN+的怪物來控制HID吧),小弟認為1M的采樣速率用在此安定器上足以,從性價比是非常之爽的.至于15us/180只是沒過大腦深處,簡單用了定點運算隨便舉例而已,如果非要偶用浮點的話...哈哈
小弟認為DSP與MCU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硬件浮點運算器、DSP公式運算器.如果某種高檔MCU有了以上特征,那它就是屬于DSP.至少是DSP與控制相結合的貼近民用市場的DSP.
我并不是吹噓DSP是如何的好,小弟發這個貼的目的在于,與其大家都用模擬,為什么不用模擬的價格來采用DSP來開發呢?與其在硬件上抄襲來抄襲去,不如發動研究精神,自己做出有創意、有特點、有自己思維的產品出來呢.
不是說模擬不好,而是當今時代,DSP是更好!
這個方案是基于具體應用而定的,您也說過,TI的320XX太貴,用在HID控制上比較不劃算(沒人會用64PIN+的怪物來控制HID吧),小弟認為1M的采樣速率用在此安定器上足以,從性價比是非常之爽的.至于15us/180只是沒過大腦深處,簡單用了定點運算隨便舉例而已,如果非要偶用浮點的話...哈哈
小弟認為DSP與MCU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硬件浮點運算器、DSP公式運算器.如果某種高檔MCU有了以上特征,那它就是屬于DSP.至少是DSP與控制相結合的貼近民用市場的DSP.
我并不是吹噓DSP是如何的好,小弟發這個貼的目的在于,與其大家都用模擬,為什么不用模擬的價格來采用DSP來開發呢?與其在硬件上抄襲來抄襲去,不如發動研究精神,自己做出有創意、有特點、有自己思維的產品出來呢.
不是說模擬不好,而是當今時代,DSP是更好!
0
回復
@cypok
呵呵,我說1M的AD采樣速率快,并不表示小弟只見過1M的AD.本人上半年買過MAXIM的250M的ADC,花了近300¥¥,滿足對labview好奇心.這個方案是基于具體應用而定的,您也說過,TI的320XX太貴,用在HID控制上比較不劃算(沒人會用64PIN+的怪物來控制HID吧),小弟認為1M的采樣速率用在此安定器上足以,從性價比是非常之爽的.至于15us/180只是沒過大腦深處,簡單用了定點運算隨便舉例而已,如果非要偶用浮點的話...哈哈小弟認為DSP與MCU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硬件浮點運算器、DSP公式運算器.如果某種高檔MCU有了以上特征,那它就是屬于DSP.至少是DSP與控制相結合的貼近民用市場的DSP.我并不是吹噓DSP是如何的好,小弟發這個貼的目的在于,與其大家都用模擬,為什么不用模擬的價格來采用DSP來開發呢?與其在硬件上抄襲來抄襲去,不如發動研究精神,自己做出有創意、有特點、有自己思維的產品出來呢.不是說模擬不好,而是當今時代,DSP是更好!
呵呵,咱們倆聊到最后,變成聊DSP了.其實我很看好DSP應用在HID上,由于關于1us采用,我原來做的一個東西感覺就比較慢,通常采樣多次,去極值、平均等等再加上多路.當然如果現在變sigma-delta那會快得多.采用DSP可以充分讓開發者展示他們對控制對象的理解程度.回想TI的DSP成功之路,關鍵是其5X能成功地切入消費類,抓住了低功耗的特點.你以前做inverter,其實應該歸入電機類,HID由于需要幾路PWM,正好可以利用.曾經見過有人把三相驅動作成H橋+高壓同步整流,呵呵,剛好用盡.
毫無疑問,DSP由于開發者必須具備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礎,門檻顯然比MCU要高的多,對于目前的照明行業而言尚有一段路要走啊.BBS上還有508MCU都索取source code的,開發DSP談何容易.國外一些文獻不是還有用FPGA/CPLD去玩這塊的?
沒錯,由于有“軟”的非透明的東西的存在,會使得知識產權得以重視,這個確實很重要.TI的3305等好象不起量,也不太清楚到底是個什么價格,有人說2美金,3美金有的說6美金.價格其實是個很大的門檻,DSP還不只是本身的價格,還有其昂貴的編譯器仿真器開發環境.對于目前照明企業,很難接受.
瞎扯了這么多,其實真正值錢的還是開發者對HID燈控制的理解、認識,代碼其實只是最后的表現.目前真正缺乏的可能是搞這塊研究的,算法比算盤重要的多
毫無疑問,DSP由于開發者必須具備數字信號處理的基礎,門檻顯然比MCU要高的多,對于目前的照明行業而言尚有一段路要走啊.BBS上還有508MCU都索取source code的,開發DSP談何容易.國外一些文獻不是還有用FPGA/CPLD去玩這塊的?
沒錯,由于有“軟”的非透明的東西的存在,會使得知識產權得以重視,這個確實很重要.TI的3305等好象不起量,也不太清楚到底是個什么價格,有人說2美金,3美金有的說6美金.價格其實是個很大的門檻,DSP還不只是本身的價格,還有其昂貴的編譯器仿真器開發環境.對于目前照明企業,很難接受.
瞎扯了這么多,其實真正值錢的還是開發者對HID燈控制的理解、認識,代碼其實只是最后的表現.目前真正缺乏的可能是搞這塊研究的,算法比算盤重要的多
0
回復
@cypok
呵呵,我說1M的AD采樣速率快,并不表示小弟只見過1M的AD.本人上半年買過MAXIM的250M的ADC,花了近300¥¥,滿足對labview好奇心.這個方案是基于具體應用而定的,您也說過,TI的320XX太貴,用在HID控制上比較不劃算(沒人會用64PIN+的怪物來控制HID吧),小弟認為1M的采樣速率用在此安定器上足以,從性價比是非常之爽的.至于15us/180只是沒過大腦深處,簡單用了定點運算隨便舉例而已,如果非要偶用浮點的話...哈哈小弟認為DSP與MCU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硬件浮點運算器、DSP公式運算器.如果某種高檔MCU有了以上特征,那它就是屬于DSP.至少是DSP與控制相結合的貼近民用市場的DSP.我并不是吹噓DSP是如何的好,小弟發這個貼的目的在于,與其大家都用模擬,為什么不用模擬的價格來采用DSP來開發呢?與其在硬件上抄襲來抄襲去,不如發動研究精神,自己做出有創意、有特點、有自己思維的產品出來呢.不是說模擬不好,而是當今時代,DSP是更好!
如果HELLA的DSP是您設計的,那我非的叫你高人不可,如果您僅僅是一書生停留在研究室里的,那我得跟你說,你考慮的太少了,我也贊成采用MCU或者DSP來控制HID,,如果有條件的話,都應該去研究,這樣能打破國外在HID上面的壟斷地位,但是,你知道國內的HID有多少品牌嗎?你知道他們線路是怎么樣的嗎,你知道他們的成本是多少嗎,你知道他們的出廠價多少嗎,你知道他們銷量多少嗎,可能一透露出來會嚇到你,,
0
回復
@低溫升
STANLEY與HELLA有不少關系.你們的EB能替代STANLEY的配套可真是不易.您不能告知您公司的名字和網址?我們一年前實施開發前曾在國內做過調研用數字控制方式的廠家或研究機構,可沒找到一家真正有實質性進展的.有可能我們的調研還不夠細致,漏了一些單位.所以我很想知道您的公司或機構.不便公布的話可發我的EMAIL:diwensheng@yahoo.com或站內短信.謝了...
怎么會有關系呢??不知老鬼頭最近是不是又去美國深造了,搞點神秘的話說一句又閃人了.我想日本那家做燈具的STANLEY應該和HELLA沒有什么關系吧?并且用的STANLEY的燈具里面也是松下的整流器呀,小弟剛剛進入行業,粗淺的語言,如果有誤請不要BS偶.呵呵
0
回復
@hid農民
看了這貼才知道國內HID原來藏龍臥虎啊,還有不知樓主說的STANLEY是日本的燈具公司還是美國的那家?因為感念好像完全不同的.還有DSP的東東,在國內還是鮮有耳聞,看到樓主的帖子才發現,國外的技術早就被國內的高手趕超了.HELLA的DSP之前是阿而卡特的片子,后來是AMIS的東東,然后國外的安定器就少見是DSP的,幫奔馳做配套的是AL,但是他們使用的是UBA2030T,其他還有誰呢?望樓主解惑.
http://www.stanley.co.jp/
小日本的.
UBA2030無非就是一個帶振蕩的全橋驅動器,沒有它宣傳的那么神奇,大可用其它手段來實現,成本、性能不會比它差,個人感覺用UBA2030簡直是浪費.
小日本的.
UBA2030無非就是一個帶振蕩的全橋驅動器,沒有它宣傳的那么神奇,大可用其它手段來實現,成本、性能不會比它差,個人感覺用UBA2030簡直是浪費.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