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的傳導是怎么形成的?
電源的傳導是怎么形成的?傳導的途徑有哪些?常用的手段?電源的輻射受哪些東西影響?怎么做大功率的EMC?電源傳導測量方式是通過接收輸入端口L,N,PE來自電源內部的高頻干擾(一般150K到30M)。解決傳導必須弄清楚通過哪些途徑減弱端口接收到的干擾。一般有二種模式:L,N差模成分,以及通過PE地回路的共模成分。有些頻率是差共模均有。通過濾波的方式:一般采用二級共模搭配Y電容來濾去,選擇的方式技巧也很重要,布板影響也很大。一般靠近端口放置低U電感,最好是鎳鋅材質,專門針對高頻,繞線方式采用雙線并繞,減少差模成分。后級一般放置感量較大,在4MH到10MH附近,只是經驗值,具體需要與Y電容搭配。X電容濾差模也需要靠近端口,一般放在二級共模中間。放置Y電容,電容布板時走線需要加粗,不可外掛,否則效果很差。(這些只是輸入濾波網絡上做文章)當然也可以從源頭上下手,傳導是輻射耦合到線路中的結果,減弱了開關輻射也能對傳導帶來好處。影響輻射的幾處一般有MOS管開通速度,整流管導通關斷,變壓器,以及PFC電感等等。這些電路上的設計需要與其他方面折中不做詳述。一些經驗技巧:針對大功率的EMC一般需要增加屏蔽,立竿見影,屏蔽的部位一般有幾處選擇:第一:輸入EMI電路與開關管間屏蔽,這對EMC有很大的作用,很多靠濾波器無效的采用該方法一般很有效果。第二:變壓器初次級屏蔽,一般設計變壓器若有空間最好加上屏蔽。第三:散熱器的位置能很好充當屏蔽,合理布板利用,散熱器接地選擇也很重要。第四:判斷輻射源頭位置,一般有幾個簡單的方法,不一定完全準確,可以參考,輸入線套磁環若對EMC有好處,一般是原邊MOS管,輸出線套磁環若對EMC有效果,一般是副邊輸出整流管,尤其是大于100M的高頻。可以考慮在輸出加電容或者共模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