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簡要的介紹了反激式開關電源的特點和緩沖電路存在的問題,提出零電壓開關的電路拓撲,詳盡地分析了各階段的工作過程,提出了控制方式和實現方法,分析了本文電路的性能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敘詞:零電壓開關零電流開關緩沖電路
反激 式 開 關電源以電路簡單電磁干擾相對小而得到廣泛應用,對開關電源的輸出電壓尖峰和EMI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減小EMI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自激型反激式開關電源,用開關速度相對慢的雙極晶體管作為主開關;加大緩沖電路電容量來降低關斷過程的dz/dt,di/dt產生的EMI用減緩導通過程減小開通EMI,付出的代價是電源效率下降,發熱量大,可靠性下降。因而需要一種低EMI,高效的反激式開關電源,軟開關反激式開關電源,便是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
1 零電壓開關
零 電壓 開 關反激式開關電源主電路如圖1
主要波形 如圖2,電路工作過程分為四個階段:開關管關斷及緩沖電路作用階段,變壓器釋放儲能階段,緩沖電路復位階段,開關管導通階段。
1.1 開關管關斷及緩沖電路作用階段
圖 2波 形 中,t。一t。期間為開關管關斷及緩沖電路作用階段,等效電路如圖3,在t。時刻控制電路將開關管關斷,變壓器初級電流由開關管向緩沖電容器轉移,開關管電流下降,緩沖電容器電流上升,開關管電流下降,直到零變壓器初級電流全部轉移到緩沖電容器,等效電路如圖3,開關管的關斷過程結束開關管關斷過程的長短取決于開關管自身特性和控制電路,一般為開關周期的1/100 - 1/201〕或百納秒左右。由于緩沖電容器上的電壓不能躍變,使開關管關斷過程中漏、源電壓很低接近于零,實現了“零電壓.關斷。為確保“零電壓”關斷,緩沖電容器應取較大值,這樣開關管在關斷過程結束時緩沖電容器電壓仍為很小值,變壓器初級電壓極性沒有改變,輸出整流二極管陽極反向電壓不能導通,變壓器初級電流仍需流過緩沖電容器,直到緩沖過程結束。緩沖過程的持續時間約為開關周期1/20左右,與開關周期相比相對很短,變壓器初級電流變化很小,為分析方便可以認為變壓器初級電流不變,這樣緩沖電容器電壓為:
其中I,"為t:時刻變壓器初級電流值,可近似為‘。時刻值。當級沖電容器電壓上升到、二E;e十VR ( VR為穩壓電源輸出電壓反射到變壓器初級側電壓值)后,即k時刻,輸出整流二極管導通,變壓器儲能經輸出整流二極管想輸出端釋放,變壓器初級電流為零。電路進入變壓器釋放儲能階段。
1.2 變壓器釋放儲能階段
當 、 上升 到E}+Vo后,輸出整流二極管導通,電路進人變壓器釋放儲能階段,對應t,一t,期間,等效電路如圖4.
變壓 器 通 過次級繞組、輸出整流二極管向輸出端釋放儲能。變壓器次級電流為:
其中/do)為開關管關斷時變壓器初級電流反射到次級側電流值,L,為變壓器次級電感,V.為輸出電壓
變壓 器 次 級電流降到零,變壓器儲能全部釋放,輸出整流二極管自然關斷,電路進人緩沖電路復位階段。
1.3 緩沖電路復位階段
緩沖 電 路 復位階段對應t,一‘。期間為使緩沖電容器在下一個開關周期能起到緩沖作用,保證開關管“零電壓”關斷和“零電壓”開通,需將緩沖電容器放電,將電荷全部泄放,即復位。與有損耗緩沖電路不同,無損耗緩沖電路采用LC諧振方式將緩沖電容器復位,本文電路的復位電感為變壓器初級電感。電路如圖5當變 壓 器 儲能釋放盡,由于緩沖電容器上電壓,。高于電源電壓E,緩沖電容器通過變壓器初級電感以LC諧振方式將緩沖電容器電壓復位,由于復位過程緩沖電容器電壓將低于E‘十V ,輸出整流二極管自然關斷,等效電路為:
由此 可 見 ,本文提出的零電壓開關電路,除關斷緩沖、緩沖電路復位外,變壓器均處于增加或釋放儲能狀態,沒有間歇狀
態,與常規PWM控制方式不同。當“ = ‘。 一t,時,c09tut二1,這時緩沖電容器電壓為零或最低,復位過程應結束,使復位過程結束的唯一辦法是開關管導通。開關管導通后,電路進人開關管導通階段。
1.4 開關管導通階段
開關 管 導 通階段為3t一t‘階段,當緩沖電容器上電壓降到零或最低時,開關管在零電壓或最低電壓導通,變壓器電流上升,等效電路如圖6
變壓器初級電流為
2、控制方式
反激 式 開 關電源工作在電流斷續模式時,穩壓過程遵守能量守衡原理,即式(7),由式(7),(8)得
由( 9) ,( 10)或可知,調節輸出功率、穩定輸出電壓可以調節導通時間或占空比或調頻方式或幾種方式綜合應用。當輸出功率下降或電源電壓上升,導通時間減小,反之導通時間增加;隨輸出功率的增加或減小變壓器初次級電流峰值均增加或減小,由式(3)可知變壓器的釋放儲能時間也隨之增加或減少,為實現“零電壓”開關,變壓器不能工作在間歇狀態,因此F%IM控制方式不能滿足本文電路的“零電壓”開通的要求。基于 上 述 工作條件的約束,本文電路應采用輸出電壓反饋控制導通時間,用“零電壓”檢測控制開關管導通時刻,即調頻、 調占空比工作方式。具體電路可以采用通用器件組合,如圖70
3 電路性能分析
本文 提 出 的“零電壓”開關方式.復位過程也無損耗,基本消除了開關過程中的開關損耗,因此效率高,通常高于85%相對有損耗緩沖電路整機電源效率高5-10%,不僅如此由于“零電壓”開關在開通過程中基本上實現了零電壓開通,同時電感電流也為零,使開通過程既無能量交換(包括寄生參數的能量交換)又使輸出整流二極管在緩沖電路復位過程中有充分時間和緩變電壓下緩慢反向恢復,開通時刻因寄生振蕩所產生的輸出電壓尖峰和EMI大幅度降低,由于零電壓關斷和較大容t緩沖電容器使關斷過程避免了大的dv/dt,抑制了變壓器漏感和二極管開通造成的寄生振蕩,因而開關管關斷時刻的輸出尖峰電壓和EMU也很小,基本上消除了常規有損耗緩沖電路對以致開關電壓尖峰抑制現象。
盡管 電 路 原理分析可以實現“零”或極低的輸出電壓尖峰和EMU,實際上由于各種原因的寄生振蕩仍然存在,在開關過程中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輸出電壓尖峰和E閉,因此適當減緩開關過程有時是必要的,也可以采用開通過程的比例驅動。由于零電壓開關消除了變壓器儲能釋放盡后緩沖電容器與變壓器初級電感的寄生振蕩,有利于減小變壓器的損耗。本文 提 出 的反激式開關電源零電壓開關電路的過電流保護應采用逐周峰值電流限制方式,在過電流狀態下將不是零電壓開關,開關損耗將增加,因此應輔之以“打隔”保護方式。
聲明: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電源網。本網站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本網站轉載的內容(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我們采用了您不宜公開的文章或圖片,未能及時和您確認,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請電郵聯系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處理措施;歡迎投稿,郵箱∶editor@netbroad.com。
微信關注 | ||
![]() |
技術專題 | 更多>> | |
![]() |
技術專題之EMC |
![]() |
技術專題之P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