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zz:
熒光燈預熱啟動的理論與實踐之二【作者,電源網,回歸自然】一, 預熱啟動的意義,熒光燈預熱啟動技術,我們都看見過,例如,直管熒光燈接通電源,跳泡接通使熒光燈兩端燈絲首先加熱發出紅黃顏色光,然后跳泡斷開,直管熒光燈才完全點亮,對于熒光燈,這是必須的。前幾年,我在電源網發表熒光燈預熱啟動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強調熒光燈預熱意義。如今,由于對熒光燈質量要求提高,制定的標準也提高,特別是出口到一些發達國家的產品,例如,歐盟EUP指令對于熒光燈最高要求是,開關次數大于3萬次,預熱時間小于1秒,同時,對于光效和壽命都提出更加嚴格要求。這就要求熒光燈必須預熱啟動,才能滿足要求。我發表熒光燈預熱啟動的理論與實踐之二,比較一些目前能夠采用的預熱方法,給照明工程師設計熒光燈時,提供預熱調試要點,提供了預熱元件生產廠家。二, 熒光燈預熱啟動的發展熒光燈屬于熱陰極氣體放電燈,熱陰極性質上決定它必須保證適合的電子發射溫度,和過去的電子管原理相似。理論實踐證明,熒光燈的壽命主要由陰極壽命決定。如果使陰極壽命達到最長,點亮前陰極加熱到1200度左右,平均可以達到百萬次的啟動壽命,目前,最高記錄300萬次。點亮后陰極熱點保持在800度左右,可以達到10萬小時的全壽命 [停止發光], 或者3到4萬小時的有效壽命 [保持一定標準的光通,不同燈管有效壽命差別很大]。結論是,熒光燈天生是長壽命,是較理想光源,可以滿足我們照明需要的。陰極壽命是熒光燈管及其附件壽命的基礎,目前,熒光燈管及其附件黑頭及壽命短的問題,主要是熒光燈陰極溫度問題,陰極溫度問題又主要是其附件電子鎮流器問題,因此,解決電子鎮流器的設計問題,特別是電子鎮流器的預熱啟動問題,是要點。熒光燈問世70年歷史中,一直采用電感鎮流器配合跳泡預熱技術,[鋁殼體內有玻璃泡]負擔著點亮前陰極加熱到1200度左右任務。由于不一定都能保證一次啟動成功,預熱效果不穩定,跳泡預熱過程對熒光燈壽命有一定影響,公認啟動一次減少熒光燈壽命2小時。熒光燈可以反復啟動5萬次左右,雖然不是太理想,使用的實踐上,熒光燈管停止發光的壽命,既全壽命有10年記錄。而滿足一般照明使用的有效壽命,平均有3---5年記錄。壽命得到肯定。如今,為了長壽命,仍然使用著,例如,T8支架,和吸頂燈。[圖片]然而,電子鎮流器替代電感鎮流器后,人們放棄了跳泡預熱技術,熒光燈一開就亮,以為是優點,點亮前陰極溫度就是環境溫度,結果是,熒光燈僅僅可以反復啟動7000次左右,熒光燈啟動幾百次后黑頭,陰極鎢絲材料及電子粉破壞性的濺射,覆蓋在燈頭和整個熒光粉表面,及滲入玻璃表面,透光度降低,且陰極快速損壞,造成黑頭和光衰甚至斷絲。對小功率熒光燈,僅僅黑頭部分造成的總光通量衰減達30---40%,且不美觀。不能使用在低溫與頻繁開關等場合,壽命沒有得到肯定。研究使用的實踐認為,每啟動一次,熒光燈管壽命減少15小時。啟動7000次,7000乘以15約等于10萬小時,達到了熒光燈的全壽命而損壞。這個發現很重要,證明以下的觀點應該糾正, 以為一年360天,一天開一次,10年才3600次,7000次夠了,結果熒光燈本來長壽的優點長期被掩蓋。面對熒光燈陰極問題,研究人員甚至將熱陰極去掉了,發展冷陰極和無極燈,又帶來一系列新問題,例如,光效低,壽命短和輻射大等。電子鎮流器預熱啟動技術進展是,過去,主流是PTC電阻開關,目前,電子開關,繼電器開關,集成電路變頻等預熱方法,開始推向市場。配合了良好的預熱啟動的電子鎮流器,保證熒光燈管陰極溫度,熒光燈壽命可以滿足使用要求,可以使用在頻繁開關環境和低溫環境,是理想的照明光源,將被市場快速全面接受. 長壽是間接的環保,同時,預熱啟動為光控,聲控,遙控,人體感應控制多功能熒光燈打下了基礎,因為,這個控制需要更高的開關次數。這種多功能熒光燈,價格占優勢,光色好。有長久市場。三,采用PTC電阻開關的預熱啟動技術[圖片]1. PTC電阻開關預熱優點PTC電阻開關體積小,成本低,適用在小體積小功率一體化熒光燈。國內生產廠家很多,例如,深圳新三寶。,2,PTC電阻開關預熱缺點[1],調試難度大,強調熒光燈管參數的全面配合,及電路參數配合,同時,強調PTC電阻開關本身幾個參數配合,否則,預熱效果不好,開關次數比不預熱還低,PTC電阻開關本身更易損壞。[2],燈管壽終時的安全性不符合標準。PTC電阻開關包含等效電容器,最高容量和體積相關,達500P---2000P,壽終時電路頻率上升,流過的電流很大,容抗很小,降低了電路Q值,電路壽終功率不足以快速燒斷三極管等元件,不能快速進入壽終安全狀態,PTC電阻開關等可能放出煙氣,過熱燒紅使塑件損壞,特別是采用智能PTC電阻開關時,其壓敏電阻部分損壞幾乎都引起過熱燒紅,容易引起火災等。[3],預熱時間準確度受多種因素影響,難以達到標準要求。環境溫度變化,預熱時間也變化,如果把預熱時間定在0.8秒,以符合標準,難度大。低溫啟動時間延長,甚至長達10秒以上,壓敏電阻部分及燈絲易燒斷,不適合低溫環境熒光燈設計采用。[4],電源開關接觸不良,反復快速開關燈,失去預熱功能,且易損壞。要求使用在1—2分鐘后才能再啟動的條件下。[5],啟動期間累積的輝光放電時間較長,達100---200毫秒,不能很好的減輕黑頭問題,開關次數難達到大于3萬次標準。[6],普通PTC電阻開關有0.6---1瓦的發熱功耗,易使其周圍元件損壞,電路效率平均降低了15%以上。四,電子開關預熱啟動技術[圖片]可以代替PTC電阻開關的是電子開關,也叫電子啟動器,由電子元件構成,是兩個引線的集成電路結構,直插安裝??梢钥朔TC電阻開關的缺點,無功耗,預熱時間準確,可以按照要求確定預熱時間,不受溫度影響,完全滿足開關次數大于3萬次標準,特別適應在T4T5T8等支架安裝的鎮流器中使用,吸頂燈鎮流器中使用,體積較大一些的一體化熒光燈中使用, 目前有體積:17.5*10*5mm,是具有2只引腳的單列直插結構,樣品及使用方法,可以與電源網northzz聯系,電話13688943677,樣品是收費的。 五, 集成電路變頻預熱 1, 集成電路變頻預熱又叫芯片預熱,兩個功率開關管也可以在芯片內部,優點是電路體積較小,效率高,預熱時間和預熱電流可以內部固定,也可以外部調整。目前,可靠性低成本高,隨著芯片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是將來一個發展方向,例如,恩智浦新推出的UBA2211,預熱效果很好。這方面的研究正在加緊進行,將來必有重大突破,因為,芯片容易實現智能控制,在超高頻,多功能,超功率啟動,超溫度保護方面,芯片方案有本質優勢,不久可以推出這種國產芯片。六,繼電器開關預熱繼電器開關預熱采用的電路驅動模塊,及使用方法,可以與電源網northzz聯系,電話13688943677,樣品是收費的。[圖片]傳統跳泡直接用在電子鎮流器上,實踐證明不行,因為,雙金屬片開始是開路的,由開路到閉合的過程,動作速度依靠溫度的上升速度,沒有閉合燈已經點亮了。實踐上證明,繼電器開關預熱是好方法,因為,繼電器的常閉點,開始是短路的,可以定時開路,符合預熱要求。十幾年的研究開發過程,人們已經克服了繼電器觸電壽命問題,和驅動問題,專用驅動電路已經生產,投入使用。目前,繼電器開關預熱,適合優質高檔大功率鎮流器采用,例如,T4T5T8支架燈鎮流器,可以驅動多觸點繼電器,實現雙燈管或多燈管同步預熱啟動,還適合光控,聲控,遙控,人體感應控制的鎮流器,一體化熒光燈。特點如下1, 理想開關的實現。由于繼電器觸點是理想開關,特別適合熒光燈預熱。斷開時間小到10毫秒,熒光燈輝光放電時間短,預熱特性曲線轉折點接近90度,達到理想。其他預熱方法都達不到,基本消除了啟動造成的黑頭,實驗結果證明,達到萬次以上不黑頭。2, 繼電器觸點耐壓高。能耐受1000伏以上高頻電壓,不損壞。3, 繼電器觸點耐過流能力強。觸點只是預熱期間有電流,斷開后無電流,是間斷降額應用的。實際使用中,觀察不到觸點會產生火花。其機械壽命一千萬次,觸點壽命達到百萬次。4, 集成電路驅動模塊。提供繼電器吸合工作電壓和保持工作電壓, 提供標準預熱時間。七,各種預熱啟動方法對比方法對比開關次數功耗W體積成本適用的對象安全性PTC小于3萬次0.3---1.0小低小功率一體化不安全電子開關大于5萬次無較小較高T4T5T8支架,吸頂燈,一體化熒光燈安全芯片大于5萬次無較小較高一體化熒光燈安全繼電器大于20萬次0.15較大較高T4T5T8支架,吸頂燈,較大功率一體化熒光燈,多燈管同步預熱安全八,預熱啟動調試要點, 預熱效果好壞,除了與預熱方案有關外,還與電子鎮流器自身有關,還與熒光燈管有關,一個較理想的預熱效果,得來不易,下面是調試要點,拿繼電器開關預熱方案為例子,幾乎適合上述所有方案。第一步,調電子鎮流器Q值。[圖片]這一步,將電子鎮流器調整到符合預熱要求預熱開關可以是繼電器長閉觸點,或者電子開關,或者PTC電阻開關。預熱電容CY是燈絲電容3倍左右,一般選擇CL21和CL11型, 耐壓400伏夠了, 其值選擇小些,可以調節預熱電流變大,當預熱電流足夠大時,CY可以不用。調整電子鎮流器冷啟動特性,【調整Q值不高不低】滿足預熱要求。驗證方法是,先不接預熱電路,對于220-230伏供電的電子鎮流器, 從0伏開始,升高電源電壓,一般啟振電壓在40—80伏,【有功率顯示時的電源電壓】。然后繼續升高電源電壓,觀察燈絲亮,整燈不亮,使亮燈電壓【點火電壓】在90--110伏左右,整燈才亮, 此時Q值高低適合預熱要求.點火電壓越低,低溫低壓啟動特性越好,光效越高,但是,預熱效果變差。可以通過升高電路Q值達到,方法與提高點火電壓相反。通過加強激勵,提高輸入功率,減小燈絲冷阻和燈絲電容等達到。點火電壓越高,預熱效果越好,但是過高,損耗大,光效越低,低溫低壓啟動特性不好。提高點火電壓,可以通過降低電路Q值達到,具體是,減小輸入功率,增加燈管燈絲冷阻,燈絲電容,發射極電阻值,減少磁環副圈匝數等。第二步,預熱效果觀察將燈絲電容短路,例如,用短路線。通電觀察燈絲預熱溫度,在黑暗處,如果通電1秒內,看見燈絲紅色,表示已經達到預熱溫度, 看見燈絲紅黃色,表示已經達到預熱溫度上限,也是可以的。如果,看不見燈絲紅色,需要采用2個方法,一是繼續調高鎮流器Q值,二是串加預熱電容CY。重復第二步直到看見燈絲紅色。第三步,預熱效果驗證將燈絲電容短路線去掉,接好預熱電路,重復第二步看見燈絲紅色。如果配合儀器,電源輸入的預熱功率約在3—7瓦間,燈功率大,預熱功率也取大.對應燈絲預熱電流約為燈管電流的1.5倍左右. 如果觀察燈絲黃色和白色, 預熱功率遠大于3—7瓦,甚至燈完全亮了,表示燈絲預熱溫度太高.需加大CY值,或者去掉CY不用,如果,開始就不需要CY, 要求鎮流器Q值高才行。如果看不見燈絲紅色, 需要減小CY值. 燈絲預熱溫度較大時,預熱效果好,輝光放電時間小,開關次數上升,但是,電路功耗加大,所以,要適當調整預熱效果與功耗矛盾。第三步,預熱時間與預熱電流協調最佳預熱時間確定,如果達到歐盟EUP5標準的極限標準,以及聲控和人體感應控制,0.8秒才行,由于時間短,取得好預熱效果,要下功夫。還可以把預熱時間定在1.2秒,1.5秒上,對于普通熒光燈使用是可以的,調試容易,可以采用較小的預熱電流,預熱效果更好,更安全。預熱時間與預熱電流是要協調的,預熱電流大,預熱時間就短,預熱電流小,預熱時間就長,例如PTC電阻開關,明顯有這個關系,另外幾個方案也如此。所以,生產廠家確定的預熱時間,是個變化值,例如,電子開關預熱方案,廠家說1.2秒,是對應一個確定的預熱電流的,例如是0.3安時。如果預熱電流0.35安,預熱時間自動減小到1秒。電子鎮流器工程師使用電子開關預熱方案時,首先確定預熱時間,然后,依照第二步,預熱效果觀察,確定預熱電流大小,把這2個參數提供給生產廠家,生產廠家根據這2個參數,提供樣品,樣品應該同時標明這2個參數值。觀察輝光放電時間,要求燈點亮的瞬間,要快,不閃,可以形容為燈亮在彈指一揮間,或者說,啟動彈性好。國家標準要求輝光放電時間小于0.1秒。否則,燈點亮的太慢,甚至閃動幾次才亮,會黑頭,開關次數下降。繼電器開關預熱,輝光放電時間能小于20毫秒,開關次數百萬次。燈絲溫度不足,是輝光放電時間太長原因,PTC電阻開關預熱尤其如此。繼電器開關預熱調整方法。繼電器型號4100,線圈24伏,觸點串聯1瓦5.6歐姆線繞電阻。調整扼流圈次級匝數,使燈亮穩定后,繼電器線圈電壓為21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