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發生了許多對我人生影響很大的事,細數過去一年之經歷,是記錄,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這一年經歷了很多酸甜苦辣,簡單寫個總結,也算督促自己繼續前行!
一、2020 回顧
2020年,一年時間又這么一晃而過。許多人都說,感覺今年過得特別快,因為光在家里就呆了接近半年的時間。對于世界來說,2020年絕對是災難性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使到現在,新冠疫情給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影響也還遠遠沒有結束。
但是對我個人而言,2020年卻是大豐收的一年,現在回想起來,仍然還是覺得這一年真的很奇妙。
1.1、關于CSDN
1.1.1、人生的第一個百萬
人生第一個百萬紀念日 2020年6月9日 。
過去一年在CSDN收獲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百萬,雖然只是累計訪問量,但當時還是高興的不得了。說來也巧,百萬的這一天和發畢業證那一天不謀而合...
CSDN訪問量100w截圖留念
畢業了還是很懷念工大的大F區。
本科畢業證書與大F區合影
1.1.2、期待已久的博客專家
博客專家在 2020年11月09日 得到CSDN的官方認證。
實體勛章在 2020年11月16日 通過快遞接收,當時也恰逢銀杏正美。
大概在兩年前吧,曾經申請過一次博客專家,但是被無情的回絕了(哭),也正是這份來之不易,才讓我更加期待。
博客專家實體勛章與成電銀杏合照
1.1.3、2020 博客之星 TOP24
線上投票時間:2021年1月11日 - 2021年1月24日 ,整整持續了14天。
今年第一次參加CSDN的博客之星評選,最終奪得了 第24名 ,這個名次還是很滿意了。真誠感謝各位小伙伴不厭其煩的每一票,尤其是朋友圈的那幾位。(來成都請你們恰火鍋(#^.^#)....)
2020博客之星評選最終排名
1.1.4、CSDN 的知遇之恩
在我內心,還是非常感謝 CSDN 的知遇之恩。
在2016年,初入大學的時候,我注冊了CSDN賬號,為博客起了個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的名字。當時的想法很簡單,高考失了利,我要在大學為我的人生扳回一局。于是也就誕生了那篇極其中二的第一篇博客 《處子之身寫博客》 。
我的第一篇CSDN博客
光看名字就挺中二,不是么(笑哭)?!
“希望未來的自己能看到今天的自己”
很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今天的我已經看到了,工大四年值得!
在我內心,我非常感謝 CSDN 的知遇之恩。四年的時間,在這里累計發文大概有800余篇(雖然包括好多水文)。一路走來,它看著我從一個小菜鳥變成了一個大菜鳥,記錄著我每一步的成長與蛻變。
博客后臺文章總數
但是我為什么要上升到知遇之恩的層次呢?它是給我帶來很多金錢方面的收益么?
說實話,800多篇文章我1毛錢也沒賺到,但隱形的價值卻真的讓我收益頗多。拿最近的例子來說,研一這學期的華為海思面試,當我說出 “我在CSDN技術社區累計更新博客達800余篇,目前已是CSDN受邀博客技術專家...”,再次跟評委的目光交匯時,已感覺明顯的轉變,那一刻我心里也知道“穩了”。當然還有前年9月份保研面試時....
2020華為海思答辯
真的非常感謝CSDN這個品牌的力量,當然它也飽受身邊一些朋友的詬病:廣告多、登錄每次都要關注不同的公眾號等等...
我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它的毛病。但是對于這些問題,說實話我確實沒被怎么煩著。廣告多,我chrome裝了個“廣告終結者”插件,直接所有網站廣告都屏蔽了,包括CSDN。登錄麻煩,我每次只用賬戶密碼登錄,并且每次還自動登錄,任它鏈式關注,關我毛事,我只關心我的文章,嘿嘿嘿....
這兩年,其實CSDN還是大有變化的,尤其對產品體驗這一塊,在我印象中先后推出了專門針對CSDN的chrome瀏覽器插件,還為博客專家專門建立了微信群,用來交流反饋。下圖是因為前幾天CSDN界面改版的事,大家在群里吐槽,然后它的產品經理出來澄清致歉。我覺得態度各方面還是很OK的,在博主體驗方面也還是很在乎的。
產品經理澄清致歉微信截圖
我怎么有種寫網絡推廣爽文的既視感,我確實沒想著怎么夸CSDN,它的博文體驗并非全網最優,但是它是我的第一任博客老東家,對我來說知遇之恩不為過。
OKOK,點到為止了。不管怎么樣,我還是希望未來CSDN能幫助到更多的技術博主,可以為他們提供耕作的一方凈土,同時也祝CSDN未來越辦越好。
1.2、關于科研
當你發現周圍的所有人都比你厲害,都比你強,你能做的就是做自己,每天爭取向前邁出一小步,每天多學一點點。
2020年,我也正式步入了研究生生涯,但是還沒有真正的開始科研。雖然參與了幾個說出來很唬人的項目,但是只有自己知道,并沒有在其中起到多么核心的推動作用(或者說學到的東西并不太多)...
但是,年終總結嘛,梳理下在其中學到的東西,規劃下未來一年的科研方向也不是什么壞事。
1.2.1、智慧路燈項目(2019.12~2020.1)
智慧路燈項目是保研后導師派發的第一個項目,主要介紹如下:設計基于毫米波雷達感知、溫濕度采集、大氣監測、光照控制和NB-IOT無線傳輸的智能路燈控制系統,及智能路燈大數據服務平臺。
智慧路燈控制板
研究生導師派發的第一個項目嘛,自然想用力表現下了,更何況還是使用自己擅長的單片機。在其中唯一不熟悉的就是NB-IOT模塊M5311,不過當熟悉了MQTT協議之后,用起來跟藍牙一類的串口模塊沒啥兩樣。所以項目整體做下來也確實難度不大,不過后來好像并沒有交付甲方,只是用作演示了,感覺挺遺憾的...
哦對了,在這個項目中,當時還發現并解決了一個硬件設計的問題。在每塊貼好片的板子里,三極管的基極和射極封裝都畫反了。只好把貼好片的三極管都一一吹下,將其翻一下身,再強行將引腳擼下去焊接。可以想象到這個畫面么,最后整完吸了不少焊錫。
貼片三極管引腳示意圖
1.2.2、自動泊車項目(2020.1~2020.5)
自動泊車項目是我的畢設,主要工作如下:基于阿克曼轉向結構的汽車運動學模型及視覺傳感器,設計自動泊車系統的總體機械結構及自動泊車算法,并對該系統進行集成仿真和實車測試。
阿克曼轉向結構
一開始,研究生導師預想的車模如下,一方面更接近真實商用汽車,為后期商用汽車的自動泊車研究做鋪墊;另一方面這種車模相對商用汽車結構簡單,驅動起來應該不那么復雜。
自定義車模結構3D示意圖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突如其來的疫情自然導致計劃擱置,最后畢設車模也就變成了如下的這種小車模(捂臉)。
畢設小車模型
這個自動泊車使用到的硬件系統還是本科玩的那一套,并沒有創新,所作的工作主要在軟件算法上。不過接觸了樹莓派這個新玩意,也初步了解了一點OpenCV相關的知識。
前兩天老板還跟我通電話規劃明年的方向,明年大概率會在商用車的自動泊車方面繼續做深入的研究,還是蠻期待的....
1.2.3、國家毫米波雷達干擾測試項目(2020.6~2020.9)
這個項目主要是為未來國家的智能網聯汽車的無線電頻段規劃制定標準,項目意義自然不言而喻,但是自己參與的部分并不太大。
內江毫米波雷達干擾測試啟動合影
這個項目是在暑期的時候在內江正式開展的,項目大概介紹如下:毫米波雷達是基于無線電波的反射對目標進行定位和識別,那么在有限的頻帶資源內(24-24.25GHz,76-81GHz),同一時空范圍內的雷達將可能存在射頻干擾,這直接影響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受工信部及TIAA聯盟委托,聯合多家雷達企業(包括:德賽西威、華為、大陸等)在內江開展毫米波雷達干擾測試,為國家無線電政策法規、標準制定、頻率規劃等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保哥做的雷達測試分析上位機初版
上圖是保哥做的雷達測試分析上位機初版
在這個項目中,我的主要工作是在保哥開發的初代上位機基礎上,進行的二次開發。編程語言使用的是python,界面使用的是pyqt5。下圖是我二次開發的上位機,主要功能是實現雷達數據的對比分析。
二次開發的上位機
當然,除了這個上位機還有保哥開發的現場數據(雷達、視頻)采集上位機,我也在其基礎上開發了雷達數據的實時顯示功能。但是該功能還是有一些BUG,并沒有在現場測試中很好的用起來。
加入實時顯示的數據采集上位機
某天深夜測試現場
深夜測試現場留念
1.2.4、TDA2X 板子入門(2019.12/2020.8)
這個應該不能算是項目,應該算是未來我研究方向的一個分支課題。課題主要介紹如下:基于 TI TDA2x 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ADAS)項目研究,主要包括汽車輔助駕駛中的常見算法,如:前車碰撞檢測(FCW)、車道線檢測(LDW)、疲勞駕駛檢測及行為識別(DMS)、交通標識識別(TSR)等。
TI TDA2X板子正面
這個課題之前振宇師兄和劉宇師兄也都有在做,2020年我也在斷斷續續熟悉這塊板子,同時也形成了《TDA2X學習》專欄,目前的水平應該算是入門基本操作了。
TDA2X學習專欄
明年預計會使用這塊板子跑一些深度學習算法,或者繼續優化師兄們的現有成果。所以深度學習的入門也必須得提上日程了...
1.2.5、競賽
今年沒有參加過多的比賽,就參加了《ESWIN 并行編程大賽》和《集成電路EDA設計精英挑戰賽》這兩個比賽。并完成了這兩個專欄的備賽筆記(總的閱讀量挺慘淡的,哭)...
ESWIN 并行編程大賽專欄
集成電路EDA設計精英挑戰賽專欄
在《ESWIN 并行編程大賽》中第一次接到了并行算法的一些編程概念,并了解了一點 CUDA 編程。比賽結果的話本應該可以更好的,最后一夜確實大意了,被成電的大一新生給按到地上摩擦,拿了個PINT平臺的二等獎。
關于《集成電路EDA設計精英挑戰賽》這個比賽,今年才是第二屆,宣傳什么的好像并不太到位,當時也是在學院的大群里聽同學說的,迷迷糊糊的報了名,隨便找了兩個隊友。但是最后發現好像只有自己一直在準備,隊友完全躺,心累,直接棄賽了。現在想想有點后悔了,應該再組個隊參加的,這個比賽難度并不是那么大,畢竟群里從零開始的一個中山大學的同學都能搞個三等獎,自己確實草率了。明年有機會的話,再拉朋友參加一把。
1.2.6、關于功課學習
今年的考試從英語開始就一直滑鐵盧,還遇到了神奇給分的中特老師,與獎學金應該無緣了,國獎更是有點妄想了(哭)。
這么想來的話,研究生的“功課、實習、競賽、論文”四大殺手锏,我剩的可能就只有實習和競賽了,論文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運氣了。
1.3、關于她
誰說保研的日子一定輕松,我只記得那段時間,我們兩個熬不盡的夜,數不盡的祈禱,道不清的忐忑,可我們能做的卻只有把能努力的都努力好,對得起飛逝而過的每一天。
2020年4月8日 - 新的考研環境
悅悅新的學習環境
2020年4月23日 - 一起跑步
一起夜跑鍛煉
2020年6月2日 - 畢業返校前一起逛商場
一起逛超市
2020年7月25日 - 保研見導師前踩點
我提前到易老師教研室踩點
2020年7月25日 - 第一次在成都見面
去接悅悅
2020年7月28日 - 獲得口頭offer后,第一次前往春熙路,第一次吃串串火鍋
成電圖書館草坪打卡
吃個串串火鍋
2020年9月6日 - 工大推免名單正式確定
工大遲來的推免名單
2020年9月30日 - 國慶見面,久別重逢
給悅悅買的?
2020年10月12日 - 塵埃落定,逐夢成電
系統填報完畢
要感謝的人有很多很多,最感謝的莫過于呂老師,其次有易老師和成電素未謀面的師姐...
2020生活已經不易,而今年的每一份收獲更是那樣的來之不易,那就讓自己努力做一個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吧..
1.4、關于6103
6103 承載了我大學大部分的回憶,無論學業還是愛情抑或友情。對我而言,它更似良師摯友,同時也是我愛情的見證人。
非常幸運本科能呆在這樣一間恰到好處的實驗室,讓我得以潛修修學,坐得了技術的冷板凳,就像我《個人陳述》寫的那樣:
我堅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本科期間,專業的學習,科研的實踐,班長的事務三管齊下,追求全面發展的我在這三年學會了如何高效利用時間,以及能從零開始快速融入一個新的領域。我特別感謝在本科階段能呆在這樣一間恰到好處的實驗室,讓我潛心修學。態度決定一切,我將在研究生階段會繼續保持對學習和科研的激情以及嚴謹的態度。
呂老師的教誨,6103的內涵: “傳承幫帶,砥礪前行”、“積做忠勤,協作創新” ,我也會永遠深深的銘記于心。
傳承幫帶,砥礪前行
關于6103的故事和回憶還有太多太多,我一定一定會專門再起篇幅來講述這段難忘的日子。
1.5、關于生活
1.5.1、旅游
又多走過了幾個城市:成都、內江、重慶,見證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可惜的是沒有輸出游記,明年在輸出這方面要多多加強。
2019年12月3日 - 第二次到成都,第二次到成電(第一次面試,根本沒來得及好好感受)
成電西門的樹木
2020年6月21日 - 第一次到內江,第一次見到師兄師姐們;當天還恰好是自己生日,謝謝師兄師姐們的蛋糕,至今仍然很感動
師兄師姐們買的蛋糕
2020年6月24日 - 第一次到重慶
重慶長江大橋
1.5.2、體重
說實話,體重今年確實又增加了不少(哭),減肥也該提上日程了。
二、2021 展望
2.1、關于自媒體
探索自媒體發展的新道路,2021 希望在自媒體領域能更進一步。目前已經布局了:CSDN、電子星球、公眾號、B站、知乎、簡書和掘金。爭取明年能有一定的流量基礎,具備賺取一些生活外快的能力。
搜索 ReCclay 就可在各大平臺看到。
自媒體領域對于遣詞造句的文學功底感覺還是有一些要求的,也要加大一定的閱讀量了(書),不輸入哪里能輸出呢?
只有多輸入多輸出,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見解,不是么?
還想入門一下Pr和Ps,雖然以前也有在學,但到現在還是只會個皮毛,明年必須得入門了。
2.2、關于科研
爭取發一篇論文和一篇發明專利。
競賽的話:《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這個想作為重頭戲好好搞一下了。
2.3、關于生活
健身談不上,但是必須開始減肥,不能讓自己身體走了樣。
想去杭州、南京實地考(lv)察(you)一下,方便以后就業地點選擇。
明年一年爭取帶悅悅去看一看海、看一看沙漠,完成一下我們兩個的畢業旅游。
明年不出意外可能要有自己的新家,希望可以好好捯飭捯飭。
明年希望攢錢給她買個吉他,完成一下音樂的小夢想。
....
總結
愿我們執著于理想,純粹于當下。感謝這一年所有相知相識相助的朋友,感激CSDN一路同行的伙伴們。對我而言,寫文是分享,是快樂,更是督促,只要堅持寫就還是那個最初的自己,希望能再寫個十年,二十年;也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初學者,讓您有所思有所感。
最后引用秀璋大佬的話來收尾本年度的年終總結:
遺憾,讓我懂得完美。 逝去,使我不斷前行。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 把能努力的都努力好,最終等待命運垂青。
2021,未來可期。
個人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博主個人公眾號
(新號成立,望多多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