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EMC問題的復現,我們討論更多的是如何去解決問題,但是EMC之所以稱為玄學,覺得很大程度上不僅僅在于其復雜的解決問題的手段,還有問題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所以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如何確認問題,相對于解決問題,確認清楚是什么現象問題了,首先就成功了1/3,另外1/3是確認這個現象問題跟什么有關,是產品本身,周邊件,還是環境問題等等,最后1/3就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了。
輻射類實驗,抗干擾類實驗都會出現現象問題時而有,時而無。比如輻射實驗時,今天做有一定2-3db余量,沒準明天再做可能就超標了;抗干擾實驗,今天做沒啥問題,明天再做一遍,可能就NG了。歸根結地還是沒有確認實驗現象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
個人覺得對于輻射類問題,1.增加樣本數量,2.確保通過的余量越高越好,3-5db以上最佳。
相比于輻射問題,抗干擾問題可能更為棘手,經常會出現時而有,時而無的現象。可以有以下措施考慮;1.增加樣本數量,通常是測試2臺;2.增加實驗等級強度,比如靜電實驗中,在8KV時而有問題,時而沒有問題,可以直接將等級加到9kv-10KV,觀測這種情況下現象是否能夠穩定復現;3.單點增加測試次數,比如靜電實驗,本來每個測試點僅僅10次放電,2s放電一次,可以直接調整為1s放電一次,放電100次或者更高;或者抗干擾實驗中進行駐點或者駐頻段測試;4.調整測試設備的方向或者產品的方向,比如輻射抗干擾實驗中,降低輻射天線的距離,本來是1m的,調整為0.8m,本來是5cm的高度,調整為4cm,目的就是讓現象穩定復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