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用筆記提供了一個詳盡的指南,討論如何評估轉換器的穩定性。對設計者來說,考慮對轉換器應用快速負載階躍,并監控輸出電壓響應以識別潛在問題非常重要。
實際上,具有不同補償網絡的不同降壓轉換器,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來解決負載階躍響應中的振鈴問題。在本文的最后,將介紹一個簡單且實用的,由鋰離子電池驅動的自制工具,用于量測快速負載。
1 時間域分析
檢查轉換器穩定性的常見方法是通過頻率域分析,通過測量開環頻率響應,并觀察交叉點的控制回路交叉頻率,和相位裕量。這是一種復雜的測量,需要專門的昂貴設備。快速檢查轉換器穩定性的簡單方法,是通過將一個快速變化的階躍負載施加到轉換器,并觀察負載階躍期間的輸出電壓響應進行時間域分析:這個方法將突顯出可能的回路穩定性、輸入供應穩定性、斜率補償問題、負載調節和布局問題。
圖1中的階躍負載響應顯示了幾種轉換器回路穩定性情況,從非常穩定(相位裕量75°)到非常不穩定(相位裕量36°)。可以看到,階躍負載響應中的任何振鈴都表示相位裕量過低,這增加了向振蕩的傾向。
重要的是,負載階躍的速度(上升時間)應該比轉換器的控制回路速度快得多,以便看到這些不穩定性效應。上升/下降時間為200至500nsec的階躍負載將足以測試大多數降壓轉換器的穩定性。
圖1
圖2展示了一種簡單的工具,用于對轉換器產生快速負載階躍:由脈沖發生器驅動的MOSFET在轉換器輸出處打開和關閉一個負載電阻。固定電阻提供靜態負載。通過電流探頭測量負載電流,并直接在轉換器輸出電容器上測量轉換器輸出電壓。使用此設置,可以輕松達到500nsec的負載階躍上升和下降時間。
圖2
圖3顯示了一個帶有過多振鈴的快速負載階躍響應的例子。通過測量階躍負載振鈴頻率,可以估計轉換器的交叉頻率。這對于找出不穩定性的原因可能有幫助。
圖3
2 如何改善振鈴
具有Gm類型誤差放大器的電流模式降壓轉換器具有連接到地的補償網絡。
轉換器回路帶寬大約為:
其中fC 通常為1/10 – 1/20的切換頻率。
如果測量的交叉頻率遠高于公式計算的值,則必須找出偏差的原因。
在許多情況下,由于DC偏置較高或ACRMS漣波電壓較低導致電容量下降,MLCC輸出電容器的值可能低于額定值。如果是這種情況,可以增加輸出電容(添加更多電容器)或減小RCOMP,這兩種方法都會降低轉換器的帶寬。請參見圖4。
圖4
具有OPAMP類型誤差放大器的電流模式降壓轉換器有連接補償網絡,如圖5所示。
回路帶寬由以下公式給出:
具有內部補償的降壓轉換器IC經常使用此配置。
重要的是,要了解到反饋電阻R1的值在轉換器穩定性中會造成影響。R1的值過低將導致交叉頻率過高,并造成相位裕量低和階躍負載響應中的振鈴。
圖5
Richtek新一代18V ACOT®產品,例如RT6252A/RT6252B、RT6253A/RT6253B、RT6262A/RT6262B、RT6263A/RT6263B、RT6264A/RT6264B,調整穩定度方式與RT7277相同。
圖6
2.1 立锜ACOT®轉換器穩定度
立锜ACOT®轉換器沒有誤差放大器,因為它們以基于漣波的滯后控制模式運行。由于滯后控制回路的阻尼不足,ACOT®轉換器可能會在負載階躍中顯示振鈴。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輸出電壓較高或占空比較高的應用中。較大的輸出電容也會增加輸出振鈴的機會。要增加控制回路的阻尼,請添加Cff,如圖6所示。
Cff的最佳值可以從振鈴頻率推導出來:
下面的測量結果顯示了一個5V應用與不同Cff值的例子。
階躍負載響應中振鈴的其他原因:輸入供應振鈴。
轉換器輸出處的負載階躍也將導致轉換器輸入處的負載階躍。如果輸入供應存在穩定性問題,或者輸入供應線中存在電感,則輸入供應的不穩定或共振也可能在輸出軌道上可見。輸入供應的共振問題可以通過在轉換器MLCC輸入電容器中,平行添加一個電解電容器來解決。它將充當RC抑制電路并進行平抑。
3 簡單的自制便攜式負載瞬變工具范例
圖7中的原理圖顯示了一種實用的靈活快速瞬變工具的解決方案。
圖7
IC1是一種電壓控制的PWM生成器IC。MOD腳上的電壓設定了PWM的占空比,DIV腳上的電壓設定了頻率范圍,并且連接到SET腳的電阻值設定了精確的頻率。OUT腳具有足夠的驅動能力,可以驅動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快的小型MOSFET。占空比通常設定在較低的水平,大約為5%。這使得在限制脈沖負載電阻和MOSFET中的總功率的同時,可以吸引較大的脈沖電流。大約150µsec的脈沖寬度就足以在大多數DC/DC轉換器中看到完整的電壓下降和恢復,因此PWM頻率可以設定在大約330Hz。
最方便的是通過鋰離子電池為電路供電;這使得電路完全隔離,避免了接地設備之間的地面反彈。這種電路的設計中,電池電壓變化不會影響頻率或占空比設定,并且由于電流消耗僅為0.4mA,因此電池的壽命非常長。
注:此文來自立琦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