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需求分析
->?功率等級:30kW,適用于分布式光伏并網逆變系統。
->?輸入電壓范圍:根據光伏組件的配置,通常在200V-950V DC之間。
->?輸出電壓:額定輸出230Vac,頻率50Hz,接入系統 3W+N+PE。
->?并網要求:符合電網標準,具備低諧波失真(THD<5%)。
2. ?拓撲結構選擇
3路Boost+T型逆變:3路太陽能MPPT輸入,每路最大MPPT輸入電流20A,每路MPPT支持兩路太陽能組串并聯,這樣設計能夠更好的匹配用戶太陽板的不同接入方案; T型三電平逆變,在1000V的光伏逆變系統,T型逆變拓撲在電感充放電回路明顯要比I型逆變拓撲少一個管壓降有明顯的效率優勢;T型逆變拓撲每個橋臂只需要4個開關管比I型逆變拓撲少兩個二極管明顯有成本優勢;T型逆變拓撲驅動信號無需考慮I型逆變內外管開通關斷的時序,程序處理更加簡單,運行更可靠。
3. ?控制策略
->MPPT(最大功率點跟蹤)?:三路BOOST采用固定電壓擾動法,實現太陽能最大功率跟蹤;驅動時序上3路BOOST使用錯開120度交錯驅動,實現母線電流最小紋波控制。
->SVPWM調制:采用空間矢量控制SVPWM生成高質量的正弦波。
->鎖相環(PLL):實現與電網的同步,確保輸出頻率和相位與電網一致。
->DQ控制:利用坐標變換,將三相交流量變換成DQ變量,實現有功無功的精準控制。
4. ?BOOST實現最大功率跟蹤MPPT
A ->固定電壓擾動法
先給定電壓Uref=Uo,然后計算光伏面板的功率P1;接著給定電壓Uref=Uo+△U,然后計算光伏面板的功率P2;接著給定電壓Uref=Uo-△U,然后計算光伏面板的功率P3;通過比較P1、P2、P3,找出最大的功率點,然后將給定值Uref=Upmax;如此反復循環最終就能找到了光伏面板的最大功率點;程序代碼如下:
B ->三路MPPT交錯驅動
使用PSIM仿真軟件搭建MPPT系統,分別將三路BOOST的驅動初始角度設置為0°、120°240°,三路BOOST交錯驅動能夠有效減小母線紋波減小母線電容容量;如下:
仿真波形如下:
5. 并網逆變實現
A->三相PLL鎖相環算法實現
基于同步旋轉坐標系的PLL(dq-PLL),算法流程圖如下:
dq-PLL算法如下:
使用PSIM仿真軟件搭建基于同步旋轉坐標系的PLL如下:
仿真波形:
B->逆變控制算法
逆變控制采用DQ坐標變換,將三相電壓電流交流量變換成DQ直流量,然后對DQ直流量進行PI控制,最后將DQ控制的輸出進行逆變換,生成三相SPWM;
C->驅動算法
逆變驅動算法使用空間矢量SVPWM控制,有夠有效提高母線電壓利用率,提高逆變整體效率;SVPWM實現代碼如下:
D->逆變系統仿真
結合同步旋轉坐標系的PLL(dq-PLL)、DQ坐標變換PI控制、驅動空間矢量SVPWM,使用PSIM仿真軟件搭建逆變系統如下:
仿真波形可以看到逆變母線穩定在給定的640V,PLL鎖相準確跟蹤電網,逆變并網電流正常不畸變。
6. MPPT+T型三相逆變系統仿真
上面已經單獨實現了MPPT和逆變并網功能,只要將MPPT輸出接到逆變系統的Vbus輸入即可實現完整的30KW光伏并網逆變器:
仿真波形:
7. ?總結
本文先從30KW光伏并網逆變器拓撲選擇講起,3路BOOST采用交錯驅動方式實現太陽能最大功率跟蹤MPPT;接著對三相交流量進行坐標變換,通過dq-PLL鎖相,然后進行DQ分離有功無功控制,最后將DQ輸出量進行逆變換,將變換量進行SVPWM計算,生成SVPWM驅動,實現了整個30KW光伏并網逆變器的系統仿真。
后續優化方向,可以嘗試在逆變DQ加入功率解耦優化母線無功電流,可以嘗試使用SOGI—PLL算法優化鎖相功能,等等逆變器性能優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