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ESD(靜電放電)對于半導體器件來說危害極大,ESD的電壓遠高于半導體結的擊穿電壓,因此硬件工程師在應用芯片進行電路設計時需要關注芯片的ESD保護電路。
通常,所有信號引腳,無論是信號輸入引腳還是信號輸出引腳,都需要考慮ESD保護,以防止靜電放電事件期間發生的過電壓。一般這種ESD保護是通過在信號輸入引腳和信號輸出引腳上添加ESD保護二極管來實現的。比如對于輸入引腳,IO口一般會有鉗位二極管,這些二極管從信號輸入引腳連接到正電源電壓引腳,并從信號輸入引腳連接到負電源電壓引腳:
像MCU芯片有幾十個甚至數百個引腳。一般來說封裝上的每個信號引腳通常在MCU芯片中內置有ESD鉗位二極管,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常規做法,有些芯片廠商為了節省成本,可能沒有內置ESD鉗位二極管,這樣就會導致芯片的ESD防護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我們在進行芯片選型的時候,務必要和廠家確認芯片內部到底有沒有ESD鉗位二極管,少了ESD鉗位二極管能節省廠家不少的成本,所以MCU芯片選型可別只圖便宜。
注意事項
1.注入電流問題
以輸入引腳為例,有時候輸入引腳的電壓可能會高于芯片供電的電源電壓,此時就會導致持續有電流注入芯片的IO口,這個注入電流不能過大,一般芯片規格書中會有說明,一般建議單個IO的最大連續注入電流不能超過2.5mA,所有IO的最大連續注入電流總和不能超過25mA,大家以規格書為準。
2.ESD保護能力問題
芯片內部集成的雙二極管其ESD防護等級是有限的,如果我們需要更高的ESD防護等級,有時候就需要采用外部二極管和電阻來實現。
當輸入信號電壓超過芯片VDD電壓導致芯片內部ESD二極管正向偏置,電流就會通過ESD二極管流入VDD電源,并會在電阻R1上產生壓降,那么外部二極管的陽極上的電壓就會比內部ESD二極管陽極上的電壓更高,從而外部二極管會導通并承載大部分電流。電阻R2的選型可以基于實際的輸入電壓的峰值來選擇,R2電阻主要是限制流經外部二極管的電流。
如果信號是高頻信號,那么外部二極管應選擇具有低寄生電容的型號,一般而言,二極管通流能力越強,封裝越大,其寄生電容也越大,所以二極管的過流能力并不是越大越好,還是要按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