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類型:照明電源
高頻無極燈電源耦合器去磁芯設計
高頻無極燈電源耦合器線圈中通常須有磁芯,使線圈獲得足夠的電感量。但是磁芯有不少固有的缺陷:
1.體積大,笨重;
2.損耗大,發熱嚴重;
3.為了導引出熱量,要用到貴重的銅材使成本增高;
4.有居里溫度點,容易失諧帶來可靠性問題。
因此,磁芯始終是高頻無極燈的瓶頸。去掉磁芯,應是一個努力方向。
耦合器匹配條件為N*N=R/r
式中:N-線圈圈數,
R-高頻電源匹配負載電阻,
r-燈等離子體等效電阻。
耦合器線圈空心電感L=0.01*D*N*N/(W/D+0.44)
式中:D-線圈直徑,
W-線圈長度。
前式代入
L=0.01*D*R/r/(W/D+0.44)
感抗X=6.2832*f*L
式中:f-工作頻率。
前式代入
X=0.062832*f*D*R/r/(W/D+0.44)
Q=R/X
前式代入
Q=15.9/f/D*r*(W/D+0.44)
Q的物理意義是耦合器線圈空心時無功功率與燈功率之比,愈小愈好。
如果Q>10,就應該加磁芯,使磁導率提高為空心時的u倍,于是無功功率與燈功率之比降為Q/u。
舉例:高頻無極燈,f=2.65MHz,r=5歐,D=1.3cm,W=2cm,Q=15.9/2.65/1.3*5*(2/1.3+0.44)=46
磁棒的u可以做到大于5,用磁棒可使Q/u降到10以下。
如果該燈工作頻率降到f=0.23MHz,Q=15.9/0.23*5/1.3*(2/1.3+0.44)=526
Q太大,用磁棒無濟于事,這就是低頻無極燈必須用閉合磁路的由來。
實際的無極燈參數有所出入,但Q>10需用磁芯卻是共性。
要去掉磁芯,必須降低Q。從上式看,可以有兩個方案:
1.提高頻率
下一個頻率點是13.56MHz,是2.65MHz的5倍,Q也就只有原來的1/5,可以不用磁芯。
在此頻率工作的無極燈即是所謂射頻無極燈。解決了磁芯問題,但又出現了開關管損耗發熱隨頻率的提
高而增大,電源效率降低的問題。
2.增大線圈直徑減小燈等離子體等效電阻
要成倍增大線圈直徑減小燈等離子體等效電阻,必須將線圈改為外置。
為解決線圈外置遮光問題,又必須延長燈管,使線圈長度只占燈管長度的一小部分。延長燈管還可使r減小,進一步減小Q,一舉兩得。
要使長燈管兩端亮度一致,線圈必須一分為二,相對于燈管中心對稱安置在燈管兩端,并聯對稱供電。兩線圈繞線方向相反,保證產生的磁場方向一致。
以40W燈為例,設計數據:
T10燈管,f=2.65MHz,耦合器線圈D=3.4,W=6,N=87,l=0.01*3.4*87*87/(6/3.4+0.44)=116.7,
兩線圈并聯L=l/2=58.4微亨,感抗X=6.2832*2.65*58.4=972歐。
實測高頻電源輸出功率37W,輸出電壓490V,
計算出R=490*490/37=6489歐,Q=6489/972=6.7,燈等離子體等效電阻r=6489/87/87=0.9歐。
線圈外置引起的輻射干擾問題,兩個解決方案:
1.燈管外再套一個玻管,線圈外置就變成了內置,仿照普通高頻無極燈在玻管內表面涂透光導電膜屏蔽干擾;
2.利用2.65MHz波與光波波長的巨大差異,用大網格的屏蔽網即可做到既對光沒有衰減又屏蔽干擾。
本設計使電源耦合器不再是高頻無極燈增大功率的瓶頸,真正實現能做多大的高頻電源就能做多大的高頻無極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