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是24V直流電源供電,電流是1A,半橋諧振電路,20K輸入PWM頻率,1.2.3.圖的線圈電感是163,175,192uH,在2圖中,我認為這是諧振或者是弱感性區,但是IGBTUce兩端的波形正脈沖上有個波動,在3圖中,波動減小了,但是任然還有,不知問題在何處
我這個諧振電流和UCE電壓波形這么難看啊
全部回復(33)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igbtsy
24V直流供電?這么大的線圈電感量,又是半橋電路,能有1A的電流及相應的電流波形?除非你有變壓器匹配升輸出阻抗,不然的話就無法理解了。
沒什么奇怪的,只要Q值夠高,1A電流也很正常!
L(uH) | C(uF) | 品質系數 | 工作電壓(DC) | 工作頻率(KHz) | 諧振頻率f0(KHz) | 輸入電流(A,RMS) | 峰值電流(A,PEAK) | 有功功率 (KW) |
163.00 | 0.33 | 9.00 | 20.00 | 21.70 | 21.70 | 1.01 | 4.05 | 0.02 |
175.00 | 0.33 | 9.00 | 20.00 | 20.94 | 20.94 | 0.98 | 3.91 | 0.02 |
192.00 | 0.33 | 9.00 | 20.00 | 19.99 | 19.99 | 0.93 | 3.73 | 0.02 |
0
回復
@spt77
沒什么奇怪的,只要Q值夠高,1A電流也很正常!L(uH)C(uF)品質系數工作電壓(DC)工作頻率(KHz)諧振頻率f0(KHz)輸入電流(A,RMS)峰值電流(A,PEAK)有功功率 (KW)163.000.339.0020.0021.7021.701.014.050.02175.000.339.0020.0020.9420.940.983.910.02192.000.339.0020.0019.9919.990.933.730.02
除非是空載。
有載的話,24V供電和半橋,這么高的有載電感量,可見線圈匝數不少,阻抗是不小的,即使在諧振點也出不了什么功率,除非有變壓器升阻抗是可以達到的。
0
回復
@caozhihong
現在其實我的電路有載了,我使用了40米的高溫線繞在16cm的無縫鋼管上,當然里面沒加原料,有64圈左右,輸出不了多少功率是不是因為電流小呢,我上三相電,輸出電壓應該能夠提高,我想設計的是20KW的輸出功率的加熱系統,不知可否能達到。
<我使用了40米的高溫線繞在16cm的無縫鋼管上,當然里面沒加原料,有64圈左右>.
若是380V供電,調節線圈匝數,或許可以達到20KW的功率,如果單位功率密度過大的話,功率是上不去的,還得要增加線圈匝數,用變壓器升阻抗。
若是24V供電,按目前的線圈匝數,更本出不了功率,除非你用變壓器升阻抗,但是24V供電出20KW,技術難度可想而知了。
0
回復
@caozhihong
再次感謝連長百忙之中詳細分析,連長提到,死區的控制很重要,而我現在對于死區的控制只是聽到別人講解的經驗,我現在是2US,但是對于為何使用2US,不明白,我只是了解到,只要上下橋路別同時導通就行了,當然我想是上橋IGBT剛剛關閉完全,下橋就要開通,根據IGBT模塊的datasheet,關閉的時間不會超過1us,我的這個IGBT是620ns,連長可否講解一下,死區的時間控制上的原則。
呵呵,憑經驗是不行的,別人的不一定適用,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過對于常用的器件組合,死區時間介于1.5us~3.5us比較常見。
英飛凌推薦的死區時間設置:TD>((TD(0ff)+Tf)-TD(on))*1.5,這個時間是沒有考慮吸收電容和軟開關的,增加吸收電容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可以這樣操作:設定好工作頻率,調整死區時間,使UCE波形最佳!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