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 DSP轉行做電源,以后還請各位XD多多指點.
我做了幾年MCU,DSP,覺得沒有什么意思,像電路圖啊,程序啊,什么都有現成的,覺得腦子不用,越來越苯了.現在感覺開關電源很有深度,不像我以前做的,做到后面覺得51,AVR,430,PIC,ARM,CPLD,FPGA,DSP都差不多:畫圖,寫程序,畫PCB,都不用計算,電阻10K,100K隨便用.感覺開關電源的設計很有意思,以后還請各位XD多多指點.
全部回復(6)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superpowersupply
Yes,metoo.
樓主的言論差亦,樓主說的東西不少,但是估計樓主沒有真正深入,任何不同的應用,對電路圖和程序有著不同的要求.就拿一個簡單的應用設計來說,要求同時滿足低成本/高可靠性/低功耗的要求,就需要花費一定的心思.
再有用到FPGA的地方,若僅僅是作為IO使用未免大材小用了,很多是需要解決高速通訊/高速計算的問題.這些處理的設計是極為復雜的,很多時候仿真都很困難,例如內嵌高速CPU內核/SDRAM/DDR RAM/MAC接口,還需要實現數以百兆級的串行器/解串器(需要自行解決時鐘恢復問題),或者是實現MPEG2/4的壓縮/解壓.
再可以談到DSP.對于低速DSP,例如TI的24xx系列,當然十分簡單,但是一旦用到55x或者62xx/64xx/67xx,難度就會大大提升,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用64xx實現廉價的同時多路H.264的圖像的壓縮/解壓,就有一定的難度.
更別說樓主可以隨意使用10K/100K的電阻了.電路設計不是玩兒戲,任何元件的參數都是由計算和實驗確定一定的范圍,不是可以隨意更換的,否則電路的可靠性如何保證?樓主設計中考慮過適應的工作溫度范圍?電壓范圍?考慮過電磁兼容設計?考慮過你設計的電路能夠保證多少年無故障?
樓主千萬別告訴我,樓主原來是做玩具的!
再有用到FPGA的地方,若僅僅是作為IO使用未免大材小用了,很多是需要解決高速通訊/高速計算的問題.這些處理的設計是極為復雜的,很多時候仿真都很困難,例如內嵌高速CPU內核/SDRAM/DDR RAM/MAC接口,還需要實現數以百兆級的串行器/解串器(需要自行解決時鐘恢復問題),或者是實現MPEG2/4的壓縮/解壓.
再可以談到DSP.對于低速DSP,例如TI的24xx系列,當然十分簡單,但是一旦用到55x或者62xx/64xx/67xx,難度就會大大提升,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用64xx實現廉價的同時多路H.264的圖像的壓縮/解壓,就有一定的難度.
更別說樓主可以隨意使用10K/100K的電阻了.電路設計不是玩兒戲,任何元件的參數都是由計算和實驗確定一定的范圍,不是可以隨意更換的,否則電路的可靠性如何保證?樓主設計中考慮過適應的工作溫度范圍?電壓范圍?考慮過電磁兼容設計?考慮過你設計的電路能夠保證多少年無故障?
樓主千萬別告訴我,樓主原來是做玩具的!
0
回復
@ppp123456
樓主的言論差亦,樓主說的東西不少,但是估計樓主沒有真正深入,任何不同的應用,對電路圖和程序有著不同的要求.就拿一個簡單的應用設計來說,要求同時滿足低成本/高可靠性/低功耗的要求,就需要花費一定的心思. 再有用到FPGA的地方,若僅僅是作為IO使用未免大材小用了,很多是需要解決高速通訊/高速計算的問題.這些處理的設計是極為復雜的,很多時候仿真都很困難,例如內嵌高速CPU內核/SDRAM/DDRRAM/MAC接口,還需要實現數以百兆級的串行器/解串器(需要自行解決時鐘恢復問題),或者是實現MPEG2/4的壓縮/解壓. 再可以談到DSP.對于低速DSP,例如TI的24xx系列,當然十分簡單,但是一旦用到55x或者62xx/64xx/67xx,難度就會大大提升,遠遠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用64xx實現廉價的同時多路H.264的圖像的壓縮/解壓,就有一定的難度. 更別說樓主可以隨意使用10K/100K的電阻了.電路設計不是玩兒戲,任何元件的參數都是由計算和實驗確定一定的范圍,不是可以隨意更換的,否則電路的可靠性如何保證?樓主設計中考慮過適應的工作溫度范圍?電壓范圍?考慮過電磁兼容設計?考慮過你設計的電路能夠保證多少年無故障? 樓主千萬別告訴我,樓主原來是做玩具的!
呵呵,......,好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