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6000瓦電源,出現一個矛盾:
當PI調節器上有電阻時,變壓器吱拉吱拉響,但是輸出紋波比較小,
當把PI調節器上的電阻短路改為積分調節后,變壓器不響了,
但是輸出紋波隨著負載的加大也變得越來越大,
用示波器看都是低頻紋波;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變壓器響是不是因為系統振蕩?但是系統振蕩為什么紋波比較小?變壓器不響的時候雖然紋波系數能湊合著合格,但是總是不甘心.
請各位高手幫我出出點子.
我的大功率電源萬里長征只差一步了,出現個問題求助于大家.
全部回復(44)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小蟲
這種現象正常,有電阻相當于直流增益大,低頻紋波小!沒有的話,增益小了,低頻紋波就大,至于叫聲,你在電阻上并個小電容試試!
我試試,謝謝你,不過還有一個現象,我把直流輸出對地的電容加大,響聲有點變小,但是作用不大,這是我的圖,R31和C25是我說的電容和電阻.
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4606636.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0
回復
@綠林好漢
我試試,謝謝你,不過還有一個現象,我把直流輸出對地的電容加大,響聲有點變小,但是作用不大,這是我的圖,R31和C25是我說的電容和電阻.[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460663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你的開關管是用啥型號的?謝謝
0
回復
@綠林好漢
我試試,謝謝你,不過還有一個現象,我把直流輸出對地的電容加大,響聲有點變小,但是作用不大,這是我的圖,R31和C25是我說的電容和電阻.[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460663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圖不清楚,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主要與Pi有關,你的電路看來不應該有這問題,是不是有其他環節?
0
回復
@綠林好漢
我試試,謝謝你,不過還有一個現象,我把直流輸出對地的電容加大,響聲有點變小,但是作用不大,這是我的圖,R31和C25是我說的電容和電阻.[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460663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其實反饋計算相當麻煩,我想你一定是全橋的,屬于BUCK型拓撲結構,從原理圖可推出是用電流型工作方式,如果計算的話需要整個拓撲包括濾波電路來計算,不過一般可以通過現象推理,然后通過幾次試驗,一般沒有問題.我只有紙上談兵的經驗,因為一般公司沒有這方面的儀器.
我想,先在2和3腳間并一個小電容330pf左右試試,如果不行,可以通過把104改大點,大概105以下,如果還不行,直接把331并在電阻上.明天我再看看資料,給你答復,好久沒弄了.
你講的加大對地電容是指輸出濾波電容還是到大地的Y電容?你的輸出濾波電容采用幾個,每個容量多大,Resr多大?
我想,先在2和3腳間并一個小電容330pf左右試試,如果不行,可以通過把104改大點,大概105以下,如果還不行,直接把331并在電阻上.明天我再看看資料,給你答復,好久沒弄了.
你講的加大對地電容是指輸出濾波電容還是到大地的Y電容?你的輸出濾波電容采用幾個,每個容量多大,Resr多大?
0
回復
@小蟲
其實反饋計算相當麻煩,我想你一定是全橋的,屬于BUCK型拓撲結構,從原理圖可推出是用電流型工作方式,如果計算的話需要整個拓撲包括濾波電路來計算,不過一般可以通過現象推理,然后通過幾次試驗,一般沒有問題.我只有紙上談兵的經驗,因為一般公司沒有這方面的儀器.我想,先在2和3腳間并一個小電容330pf左右試試,如果不行,可以通過把104改大點,大概105以下,如果還不行,直接把331并在電阻上.明天我再看看資料,給你答復,好久沒弄了.你講的加大對地電容是指輸出濾波電容還是到大地的Y電容?你的輸出濾波電容采用幾個,每個容量多大,Resr多大?
再次感謝你,我在電阻上并了個102電容,聲音消失了,紋波在滿載時也小了1倍,看來加大對地的Y電容不是解決問題的正根,我想請教一下,并的這個電容在這個閉環系統中起了個什么作用?以前學的自動控制理論總是和實際聯系不起來,另外,我發現如果增大這個20K電阻,紋波還能減小,而且增大這個電阻減小紋波的效果比增大輸入濾波電容的效果還好的多,這個電阻能增大到多少是受什么限制?是不是受閉環穩定性的限制?是不是只要系統穩定就可以無限增大這個電阻?讓你見笑了,以后我要好好復習一下自控理論.
0
回復
@綠林好漢
再次感謝你,我在電阻上并了個102電容,聲音消失了,紋波在滿載時也小了1倍,看來加大對地的Y電容不是解決問題的正根,我想請教一下,并的這個電容在這個閉環系統中起了個什么作用?以前學的自動控制理論總是和實際聯系不起來,另外,我發現如果增大這個20K電阻,紋波還能減小,而且增大這個電阻減小紋波的效果比增大輸入濾波電容的效果還好的多,這個電阻能增大到多少是受什么限制?是不是受閉環穩定性的限制?是不是只要系統穩定就可以無限增大這個電阻?讓你見笑了,以后我要好好復習一下自控理論.
劉師傅可能做全電壓范圍輸入小功率反激電源比較少,要做的好的話,反饋要比BUCK的難的多,我不過剛畢業兩年,對于你的電路我不過是蒙著了!對于真正的反饋穩定一般用2.5A/us的電流速率電子負載對其25%-50%-75%-100%拉載,動態響應波形是否正常才算合格,一個國外朋友說他們做此項試驗比我說的還要嚴格的多的多.不過你的電源功率大,要找這樣的電子負載估計比較困難
請問劉勝利老師是你?
請問劉勝利老師是你?
0
回復
@小蟲
劉師傅可能做全電壓范圍輸入小功率反激電源比較少,要做的好的話,反饋要比BUCK的難的多,我不過剛畢業兩年,對于你的電路我不過是蒙著了!對于真正的反饋穩定一般用2.5A/us的電流速率電子負載對其25%-50%-75%-100%拉載,動態響應波形是否正常才算合格,一個國外朋友說他們做此項試驗比我說的還要嚴格的多的多.不過你的電源功率大,要找這樣的電子負載估計比較困難請問劉勝利老師是你?
不敢當啊,我只是見過劉勝利老師而已,小功率電源我也設計,不過都是用TOP做的,沒有碰到什么問題,就是這個大功率電源,我一個人折騰了半年,光是變壓器設計和熱風道設計就弄得我焦頭爛額,不過現在已經全部完成了,性能指標還可以,效率不低于93%,體積還比較小,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和我以前的3000瓦電源的控制電路是兼容的,不謙虛地說,可以和華為的有一比了,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和論壇上朋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衷心感謝論壇上所有熱心的朋友!
0
回復
@綠林好漢
不敢當啊,我只是見過劉勝利老師而已,小功率電源我也設計,不過都是用TOP做的,沒有碰到什么問題,就是這個大功率電源,我一個人折騰了半年,光是變壓器設計和熱風道設計就弄得我焦頭爛額,不過現在已經全部完成了,性能指標還可以,效率不低于93%,體積還比較小,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和我以前的3000瓦電源的控制電路是兼容的,不謙虛地說,可以和華為的有一比了,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和論壇上朋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衷心感謝論壇上所有熱心的朋友!
不老以為老外或是那些大公司就是牛人,我們只是學晚一步,相信我們努力再努力一定會做得更好.
用TOP做的我個人認為沒什么技術可言的了,它的外圍電路簡單,使用PI Expert設計工具,只要輸入參數,就可以得到圖紙和料單輸出,包括變壓器參數.唯一的不好就是TOP價格比較高.
用TOP做的我個人認為沒什么技術可言的了,它的外圍電路簡單,使用PI Expert設計工具,只要輸入參數,就可以得到圖紙和料單輸出,包括變壓器參數.唯一的不好就是TOP價格比較高.
0
回復
@綠林好漢
不敢當啊,我只是見過劉勝利老師而已,小功率電源我也設計,不過都是用TOP做的,沒有碰到什么問題,就是這個大功率電源,我一個人折騰了半年,光是變壓器設計和熱風道設計就弄得我焦頭爛額,不過現在已經全部完成了,性能指標還可以,效率不低于93%,體積還比較小,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和我以前的3000瓦電源的控制電路是兼容的,不謙虛地說,可以和華為的有一比了,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和論壇上朋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衷心感謝論壇上所有熱心的朋友!
半年做出6kw的很不簡單啊!大功率的我也做過一段時間,個人感覺結構設計的確是最難的部分之一,因為高頻開關要求線盡量短、密集,但散熱又要求盡量寬松,發熱元件體積大或散熱器大,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要想做好,良好的風道和散熱系統很重要,有天才的結構布置思想出來的產品一看就是見藝術品.相同的原理圖,相同的尺寸,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結構布局,最好的只有一種
0
回復
@綠林好漢
我試試,謝謝你,不過還有一個現象,我把直流輸出對地的電容加大,響聲有點變小,但是作用不大,這是我的圖,R31和C25是我說的電容和電阻.[圖片]500){this.resized=true;this.width=500;this.alt='這是一張縮略圖,點擊可放大。\n按住CTRL,滾動鼠標滾輪可自由縮放';this.style.cursor='hand'}"onclick="if(!this.resized){returntrue;}else{window.open('http://u.dianyuan.com/bbs/u/36/1134606636.jpg');}"onmousewheel="returnimgzoom(this);">
請問大蝦工作頻率多少,死區多少,我發現這兩個指標與手冊中的設計圖表有很大差距,不知為什么.
0
回復
@小蟲
半年做出6kw的很不簡單啊!大功率的我也做過一段時間,個人感覺結構設計的確是最難的部分之一,因為高頻開關要求線盡量短、密集,但散熱又要求盡量寬松,發熱元件體積大或散熱器大,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要想做好,良好的風道和散熱系統很重要,有天才的結構布置思想出來的產品一看就是見藝術品.相同的原理圖,相同的尺寸,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結構布局,最好的只有一種
那個諧振電感的設計也夠難的,電感量太大了加載一會兒就燙的要命,電感量小了滯后臂實現不了軟開關,而且改變了電感量,控制環路的參數也得重新調整,很是苦惱啊,我發現沒有點毅力和耐心真是干不了這一行,
搞單片機多簡單,0就是0,1就是1,在搞這個電源的半年中我還從零開始學會了ARM的使用,因為愛好和需要,所以單片機和電源兩頭都得兼顧.說句實話,雖然很多人喜歡單片機和程序這一行,覺得這才是高科技,對電源技術看不上眼,但是在我看來搞單片機這一行相對電源來說容易多了.
搞單片機多簡單,0就是0,1就是1,在搞這個電源的半年中我還從零開始學會了ARM的使用,因為愛好和需要,所以單片機和電源兩頭都得兼顧.說句實話,雖然很多人喜歡單片機和程序這一行,覺得這才是高科技,對電源技術看不上眼,但是在我看來搞單片機這一行相對電源來說容易多了.
0
回復
@綠林好漢
不敢當啊,我只是見過劉勝利老師而已,小功率電源我也設計,不過都是用TOP做的,沒有碰到什么問題,就是這個大功率電源,我一個人折騰了半年,光是變壓器設計和熱風道設計就弄得我焦頭爛額,不過現在已經全部完成了,性能指標還可以,效率不低于93%,體積還比較小,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和我以前的3000瓦電源的控制電路是兼容的,不謙虛地說,可以和華為的有一比了,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和論壇上朋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衷心感謝論壇上所有熱心的朋友!
比你命苦呀!!!我半年里會做很多東西,亂七八糟的.呵呵,所以到頭來沒有發現自己做了什么東西.說真的知識還不夠.努力!!!
0
回復
@綠林好漢
那個諧振電感的設計也夠難的,電感量太大了加載一會兒就燙的要命,電感量小了滯后臂實現不了軟開關,而且改變了電感量,控制環路的參數也得重新調整,很是苦惱啊,我發現沒有點毅力和耐心真是干不了這一行,搞單片機多簡單,0就是0,1就是1,在搞這個電源的半年中我還從零開始學會了ARM的使用,因為愛好和需要,所以單片機和電源兩頭都得兼顧.說句實話,雖然很多人喜歡單片機和程序這一行,覺得這才是高科技,對電源技術看不上眼,但是在我看來搞單片機這一行相對電源來說容易多了.
對,諧振電感是很燙,你是ZVZCS 嗎?
我覺得這個電感是飽和電感,也許你不該選鐵氧體,損耗會很大,燙啊!
老劉,你多大?呵呵,還要當研究生,國內做電源厲害的教授估計不會多過10個吧!哎,想考研要過政治關,我碰過幾個教授研究生,水平讓人暈倒!
比起來,咱算半路出家的和尚,沒文化也沒后臺!
我覺得這個電感是飽和電感,也許你不該選鐵氧體,損耗會很大,燙啊!
老劉,你多大?呵呵,還要當研究生,國內做電源厲害的教授估計不會多過10個吧!哎,想考研要過政治關,我碰過幾個教授研究生,水平讓人暈倒!
比起來,咱算半路出家的和尚,沒文化也沒后臺!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