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論壇上聆聽高論,獲益不少,從字里行間知道好多國內知名及不知名焊機生產廠都有高手參與,我有一些想不通的問題,談出來,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為了技術保密,各廠采用了擦除電路元件型號、集成厚膜塊,封鎖圖紙等各種方法,但盡管如此,仿造之風仍然盛行,因為,對于電路上的這些保密手段,按現在的技術水平,已經不能阻攔電路被破解。總之,這些措施唯一影響的是用戶對焊機的維修,使維修工在修理時費盡心力。從目前社會對焊機的使用情況來看,還沒能達到使用一定時間就報廢的客觀條件,這一點,從論壇上大量的找尋維修圖紙的帖子方面就可以看出。
我個人認為,每個生產單位第一需要保密的是調試工藝、調試資料;其次,則是經過用戶實際考驗后,內部的技術改進資料。圖紙的保密似乎意義不大,試想,對同等價格、同樣質量的焊機,有圖?無圖?作為用戶,你會選擇那一個?
如果一定要對圖紙保密,一般以以下措施來彌補:一是加強售后,用戶有需求,跟蹤服務,隨叫隨到,但對于銷往全國的產品,可能會難以負擔;二是電話遙控,以舊換新,換板修理,價低則虧廠,價高則用戶難以接受。
當然,能做出保證不壞的焊機或達到進口焊機的水平,那是最好!尤其是規模較小的生產廠,因為規模小,從元件采購、到生產管理、質量控制都有一定困難。那么,給用戶一張不標數值的圖紙吧,于人于己都有好處。希望考慮。
再談一些:
回顧十年前,逆變焊機剛開始生產時,電子元器件價格昂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初始階段質量不穩定,的確是舉步艱難。而現在,電路的逐步成熟,硅鋼片、銅材的漲價,電子元器件的價格下調,給了逆變焊機發展的一個好時機,如何把握,使自己的產品壯大,的確如網友所談,激流泛舟,不進則退,只有靠技術的進步,始終跑在行業的前面,才能真正處于不敗之地。
我發這個帖子,一是希望大家從用戶、從生產者、從社會相關的各方面來共同分析,這樣做是不是符合供、求雙方面的利益;二是希望各焊機生產廠的決策者,從現在市場和技術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衡量利弊,做出正確決策。真正地讓國產的逆變焊機登上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