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早期為了提高逆變頻率,用MOSFET作為功率器件制造焊機,因為MOSFET的器件單管功率太小,所以采用了多管并聯的設計,但又因為多管并聯信號電壓和輸出電流的不均勻特點,即使通過較長時間的測試、老化后再出廠,隨著焊機使用中各管性能的變化,炸管的故障率仍然較高,這些就是當時焊機廠很困擾的問題。與早期用三極管生產的晶閘管焊機需要考慮匹配一樣,基本上受外購器件性能的制約,如果,生產量較小,采購數量不大,又沒有從源頭控制器件質量的能力,更是無能為力,可以說,目前這點仍然是國產焊機生產的瓶頸。
你所談的問題有兩個方面請注意:1、更換了功率器件,但與之相關的驅動器件是否都查清楚、修復了呢?2、一般器件損壞,先損壞最容易觸發的器件。有些隱形損壞的功率管是否更換?
只有細致檢查電路板,更換器件,并嚴格采用限流和低壓手段來作換件后的檢查,才能通強電。
這些分析供參考。
呵呵,換管得換一樣的管呀,不能只要是個MOS管都往上裝
建議你先查查2837的工作電壓吧
K2611和K1358都可以代換,這兩個型號的管子都是 9A/900V,我以前修過這種電路的機器,是南通富力的.我的維修方法是炸管的那個橋臂上的所有管子全部換掉,有時甚至連另一個橋臂的都全換掉.用蔣介石的話來說:就是寧可錯殺1000,絕不放掉1個。因為有一次為了省錢,就只換了壞掉的那只管子,用萬用表一量,橋臂沒有短路的了,驅動波形也對了.結果一上電,噼里啪啦一陣響,全掛了.又從頭再來換管子.這機器是雙單端正激主電路,每個原邊的高壓直流母線上都有一個保險管,可以分別拔掉保險管來檢查,炸管的那組,保險管都是爆掉了的,換好管子后先不要上保險管,用示波器逐個檢測驅動波形,驅動波形正常后,先上一只保險管,用小電流焊接2.5的焊條,沒問題再拔掉先上的那只保險管,然后把另外一組回路的保險管裝上用小電流試焊,也沒問題后,裝上兩只保險管,給定不變,還是先前小電流試焊時的位置焊接,這時候輸出電流會增加一倍,可換成4毫米焊條試機,沒問題后,再加大給定電流到300A,焊接5毫米焊條,如果能連續焊接N根5毫米焊條不炸管,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