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效率的因數有很多,其中有一項就是線徑的選擇,從大家做的變壓器來看,有很多是不合理的,主要是初次級橫截面積比例不恰當。
根據變壓器理論,初次級的橫截面積比應反比于電壓,比如電壓是12/300,則橫截面應該是300/12=25/1,(初級橫截面積指的是
中心抽頭),實際可能有偏差,但不能太大。
以下是論壇上收集的幾個變壓器:
1.EC40芯,初級0.59*3 5T+5T;次級0.59 60T。電壓12/144=1/12,截面6/1
2.EI40芯,初級0.67*5 4+4;次級0.67 80.電壓1/20,截面10/1
3.EI40, 初級1.0*1 4+4;次級0.35 80.電壓1/20,截面16/1
4.EI40,初級0.67*7 3+3;次級0.67 68.電壓1/23,截面14/1
5.EE55,初級0.9*7 3+3;次級0.74 75+5+5+5。電壓1/25-30,截面21/1
6.PQ3230,初級0.38*12 3+3;次級0.23*2 110.電壓1/37,截面34/1
7.EC40,初級0.45*6 4+4;次級0.45*2 90.電壓1/23,截面6/1
以上除3和6較合理外,其余都不大靠譜,結果是大功率時初級制約功率,小功率時次級浪費銅線,總之效率不高。各位可以算一算自己的變壓器,再測試一下效率,不妨以我這個三分之一桶水作參考,如果效率低于85%,說明你的制作不成功。
這是我的變壓器:EI40,初級0.7*8 3+3;次級0.51 80+20.電壓1/27'33.截面30/1.制成四硅機,一對1405,頻率32KHZ,最大輸入電流可達60多A,雖然不敢長時間試機,但起碼可以三五秒不炸管。
這是另一個四硅機




變壓器同上,實測逆變效率:輸入12V16A,輸出390V0.43A,效率87%;輸入11.5V30A,輸出360V0.83A,效率87%。
這是自己改裝的60A電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