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部份企業剛對ROHS有所了解或還處在一知半解(不管3721認為ROHS就是SGS^^^^^)的時候歐盟又一個新的法規出臺了.
2007年6月1日,歐盟REACH法規正式生效,這將使我國面臨入世以來最大的貿易壁壘.業內專家指出,該法規的實施將影響中歐之間90%以上的貿易額,導致我國化工生產總值下降0.4%.
涉及產品范圍很廣
REACH法規涉及的產品范圍很廣,它的實施不僅會對石油和化工行業產生影響,而且對下游相關產業如紡織、輕工、電子、汽車等行業的影響可能會更大.預計該法規實施后,不僅會使我國對歐盟出口產品的成本提高5%以上,還會使從歐盟進口產品的成本提高6%以上.
據海關統計,2006年,中歐化工品貿易額達到198.71億美元,其中出口97.53億美元,進口101.18億美元.我國對歐盟在化學品方面進出口的總體情況是:出口產品大多數是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型產品,附加值較低;出口產品中具有風險性的化學品量大、面廣、種類繁多;出口產品以中低檔為主,進口則以高檔為主;出口企業對國內外標準、法規等規則重視不夠、研究不足,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手段落后;貿易抗風險能力差.另外,國家級檢測檢驗機構的結果,絕大多數得不到發達國家的認可,使出口企業在面對技術性貿易壁壘時更加被動.
企業是應對的主體
從2005年開始,商務部世界貿易組織司在全國各地調研企業對REACH(《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制度》)法規的認知情況,與企業探討應對之策.
歐盟新化學品法規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將更多的控制化學品風險的責任從管理部門轉到了企業.生產、經營、使用化學品的企業需要了解化學物質的安全特性,了解是否對人體和環境產生危害.而要了解化學物質的安全特性要有實驗數據的支持,沒有數據就不能取得市場準入.數據的獲得、按REACH法規相應地完成注冊、評估和授權程序意味著生產和出口成本提高,會給企業的經營提出更高的標準.
此外,在了解生產、經營、使用的化學品安全特性的基礎上,企業還應制定控制風險的有效措施,這對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戰.如果企業沒有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同樣不能取得市場準入.
對于下游用戶來說,需要配合上游企業提供化學品用途的信息、暴露場景的信息,保證化學品的安全信息在上下游鏈條上的流動傳播,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在產業鏈中的每家企業都要成為應對REACH法規的主體
相關管理部門多方協調
行業協會要發揮重要作用.例如,組織同行交流相同物質的數據、研究如何開展風險評估、提供咨詢臺服務等.面對化學行業關注健康、注重環境保護、控制化學品風險的大趨勢,政府在化學品管理政策上也需要一定的調整,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多溝通,多協調,確保政策協調統一.
目前,商務部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應對工作,今后還將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跟蹤REACH法規的實施細則,以便全面評估REACH法規對中歐貿易和我國企業的實質性影響.
爭取歐盟的技術援助,辦好我國的REACH法規咨詢臺(HELPDESK).
進行有針對性、分層次的培訓工作,提高各相關方對REACH法規的認知程度.REACH法規研討會,幫助行業全面掌握和理解REACH法規的各項要求,便于我國企業應對.
組織編寫《企業如何應對REACH指導手冊》,發給各相關行業和企業,使其在準備數據、準備技術卷宗、化學品安全報告、安全數據表和編制暴露場景描述等方面得到相關技術指導.
盡快研究代理注冊問題,研究行業中介組織代理企業在歐盟注冊的可能性.
由于REACH法規比較復雜,各項內容中理解也不一致,需要與歐盟REACH制定的主管機構建立定期溝通機制,以獲得權威的注解.
轉載:"作者: 佚名 時間: 2007年06月20日 出處: 中國貿易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