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五日電(周兆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今天下午在此間透露,京滬高速鐵路將不會采用磁懸浮技術方案.
徐匡迪今天應邀在外交學院發表了題為“飛速發展的現代科學與工程技術”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磁懸浮的方案雖然在技術上很先進,但是投資很大,而且對工程的質量要求很高.雖然上海的磁懸浮列車運行情況很好,但京滬鐵路長達一千三百多公里,還要跨越很多河流,采用磁懸浮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
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中國第二大工程——京滬高速鐵路究竟采用磁懸浮還是高速輪軌技術,各方面對此的爭論已有數年之久.據悉,如果京滬高速鐵路采用輪軌技術,時速可達二百五十至三百公里,全程約需四到五個小時,總投資約一千三百億元;如果采用磁懸浮技術,時速能達到四百五十公里以上,從北京到上海只需三個小時,耗資將高達四千億元,而目前同樣長度的磁懸浮鐵路在世界上還沒有成功的商業化例子.
徐匡迪還透露,雖然京滬高速鐵路不會采用磁懸浮,但上海到杭州一百七十多公里的高速鐵路準備采用這種技術,建成后,從上海浦東機場到杭州只需時二十六分鐘.
談到日本磁懸浮技術與德國技術之間的差異,徐匡迪說,日本用的是超導材料,成本很高,而德國采用計算機輪流送電的技術,成本較低,所以上海的磁懸浮選擇了德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