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開關電源PCB板的安規距離
各位老師大家好,請教一個問題:就是開關電源在交流輸入整流后得到300V電壓,地線和300V的線之間應有多寬的距離.謝謝了.
全部回復(48)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hit2001
頂一下,誰有詳細的答案請說明一下,非常感謝我自己理解的是,應該大于3mm(線條不保護的情況下).在線條有保護層的時候不知道可以做到多少???
剛才在網上看到一篇,(1)交流電源進線,保險絲之前兩線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6MM,兩線與機殼或機內接地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8MM.(2)保險絲后的走線要求:零、火線最小爬電距離不小于3MM.(3)高壓區與低壓區的最小爬電距離不小于8MM,不足8MM或等于8MM的.須開2MM的安全槽.(4)高壓區須有高壓示警標識的絲印,即有感嘆號在內的三角形符號;高壓區須用絲印框住,框條絲印須不小于3MM寬.(5)高壓整流濾波的正負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2MM
0
回復
@hit2001
剛才在網上看到一篇,(1)交流電源進線,保險絲之前兩線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6MM,兩線與機殼或機內接地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8MM.(2)保險絲后的走線要求:零、火線最小爬電距離不小于3MM.(3)高壓區與低壓區的最小爬電距離不小于8MM,不足8MM或等于8MM的.須開2MM的安全槽.(4)高壓區須有高壓示警標識的絲印,即有感嘆號在內的三角形符號;高壓區須用絲印框住,框條絲印須不小于3MM寬.(5)高壓整流濾波的正負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小于2MM
謝謝,hit2001老師,可據我所知,高壓區和低壓區的爬電距離為不小于6MM,如開安全槽只需4.5MM,不知道是不是不同的標準.
0
回復
@szcty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你要弄清楚概念,所謂的安規距離,是指產品在送檢測機構進行認證時要求檢驗的地方的距離,象你說說的整流后的300-400伏直流,在安規認證上是不做要求的,但是,我們要做個功能絕緣,也叫工作絕緣,要不產品在老化或使用時候會產生打火等現象,根據我多年的開關電源PCB設計經驗,這個地方的距離保證2MM就完全夠了的,在空間受限制的情況下,最少也要保證1.5MM,這樣即使產品在打耐壓測試等的時候,都不會有問題出現,(1.5MM的二次電源模塊可以打耐壓AC1140V) 更詳細的資料可以訪問: http://www.ctzpcb.com/
開關電源PCB布線安規要求:
保險絲之前是2.5mm,保險絲之后 2.0mm,一次側交流到直流2.0mm,
整流之后 間距沒有要求,一次側到二次側6.4mm,不夠6.4要開槽,
CE認證 一次側到二次側老標準8.0mm ,
保險絲之前是2.5mm,保險絲之后 2.0mm,一次側交流到直流2.0mm,
整流之后 間距沒有要求,一次側到二次側6.4mm,不夠6.4要開槽,
CE認證 一次側到二次側老標準8.0mm ,
0
回復
[size=2]安全距離[/size]
包括電氣間隙(空間距離),爬電距離(沿面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
1、電氣間隙: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空氣測量的最短距離.
2、爬電距離: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絕絕緣表面測量的最短距離.
電氣間隙的決定:
根據測量的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即可決定距離
一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3及表4
二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5
但通常: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險絲裝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盡可能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發生短路損壞電源.
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一次側直流地對大地≥2.5mm (一次側浮接地對大地)
一次側部分對二次側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側之間之元器件
二次側部分之電隙間隙≥0.5mm即可
二次側地對大地≥1.0mm即可
附注:決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內部零件應先施于10N力,外殼施以30N力,以減少其距離,使確認為最糟情況下,空間距離仍符合規定.
爬電距離的決定:
根據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查表6可決定其爬電距離
但通常:(1)、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險絲之后可不做要求,但盡量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短路損壞電源.
(2)、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3)、一次側直流地對地≥4.0mm如一次側地對大地
(4)、一次側對二次側≥6.4mm,如光耦、Y電容等元器零件腳間距≤6.4mm要開槽.
(5)、二次側部分之間≥0.5mm即可
(6)、二次側地對大地≥2.0mm以上
(7)、變壓器兩級間≥8.0mm以上
3、絕緣穿透距離:
應根據工作電壓和絕緣應用場合符合下列規定:
——對工作電壓不超過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無厚度要求;
——附加絕緣最小厚度應為0.4mm;
——當加強絕緣不承受在正常溫度下可能會導致該絕緣材料變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機械應力時的,則該加強絕緣的最小厚度應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絕緣是用在設備保護外殼內,而且在操作人員維護時不會受到磕碰或擦傷,并且屬于如下任一種情況,則上述要求不適用于不論其厚度如何的薄層絕緣材料;
——對附加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
——由三層材料構成的附加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
——對加強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
——由三層絕緣材料構成的加強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4、有關于布線工藝注意點:
如電容等平貼元件,必須平貼,不用點膠
如兩導體在施以10N力可使距離縮短,小于安規距離要求時,可點膠固定此零件,保證其電氣間隙.
有的外殼設備內鋪PVC膠片時,應注意保證安規距離(注意加工工藝)
零件點膠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膠絲等異物.
在加工零件時,應不引起絕緣破壞.
5、有關于防燃材料要求:
熱縮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
鐵氟龍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膠材質如硅膠片,絕緣膠帶V—1或VTM—2以上
PCB板 94V—1以上
6、有關于絕緣等級
(1)、工作絕緣:設備正常工作所需的絕緣
(2)、基本絕緣:對防電擊提供基本保護的絕緣
(3)、附加絕緣:除基本絕緣以外另施加的獨立絕緣,用以保護在基本絕緣一旦失效時仍能防止電擊
(4)、雙重絕緣:由基本絕緣加上附加絕緣構成的絕緣
(5)、加強絕緣:一種單一的絕緣結構,在本標準規定的條件下,其所提供的防電擊的保護等級相當于雙重絕緣
各種絕緣的適用情形如下:
A、操作絕緣oprational insulation
a、介于兩不同電壓之零件間
b、介于ELV電路(或SELV電路)及接地的導電零件間.
B、基本絕緣 basic insulation
a、介于具危險電壓零件及接地的導電零件之間;
b、介于具危險電壓及依賴接地的SELV電路之間;
c、介于一次側的電源導體及接地屏蔽物或主電源變壓器的鐵心之間;
d、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C、補充絕緣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于可觸及的導體零件及在基本絕緣損壞后有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零件之間,如:
Ⅰ、介于把手、旋鈕,提柄或類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軸心之間.
Ⅱ、介于第二類設備的金屬外殼與穿過此外殼的電源線外皮之間.
Ⅲ、介于ELV電路及未接地的金屬外殼之間.
b、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D、雙重絕緣
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于一次側電路及
a、可觸及的未接地導電零件之間,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電路之間或
c、TNV電路之間
雙重絕緣=基本絕緣+補充絕緣
注:ELV線路:特低電壓電路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在導體之間或任一導體之間的交流峰值不超過42.4V或直流值不超過60V的二次電路.
SELV電路:安全特低電壓電路.
作了適當的設計和保護的二次電路,使得在正常條件下或單一故障條件下,任意兩個可觸及的零部件之間,以及任意的可觸及零部件和設備的保護接地端子(僅對I類設備)之間的電壓,均不會超過安全值.
TNV:通訊網絡電壓電路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攜帶通信信號的電路.
包括電氣間隙(空間距離),爬電距離(沿面距離)和絕緣穿透距離
1、電氣間隙: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空氣測量的最短距離.
2、爬電距離: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絕絕緣表面測量的最短距離.
電氣間隙的決定:
根據測量的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即可決定距離
一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3及表4
二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5
但通常: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險絲裝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盡可能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發生短路損壞電源.
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一次側直流地對大地≥2.5mm (一次側浮接地對大地)
一次側部分對二次側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側之間之元器件
二次側部分之電隙間隙≥0.5mm即可
二次側地對大地≥1.0mm即可
附注:決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內部零件應先施于10N力,外殼施以30N力,以減少其距離,使確認為最糟情況下,空間距離仍符合規定.
爬電距離的決定:
根據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查表6可決定其爬電距離
但通常:(1)、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 大地≥2.5mm,保險絲之后可不做要求,但盡量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短路損壞電源.
(2)、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3)、一次側直流地對地≥4.0mm如一次側地對大地
(4)、一次側對二次側≥6.4mm,如光耦、Y電容等元器零件腳間距≤6.4mm要開槽.
(5)、二次側部分之間≥0.5mm即可
(6)、二次側地對大地≥2.0mm以上
(7)、變壓器兩級間≥8.0mm以上
3、絕緣穿透距離:
應根據工作電壓和絕緣應用場合符合下列規定:
——對工作電壓不超過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無厚度要求;
——附加絕緣最小厚度應為0.4mm;
——當加強絕緣不承受在正常溫度下可能會導致該絕緣材料變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機械應力時的,則該加強絕緣的最小厚度應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絕緣是用在設備保護外殼內,而且在操作人員維護時不會受到磕碰或擦傷,并且屬于如下任一種情況,則上述要求不適用于不論其厚度如何的薄層絕緣材料;
——對附加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
——由三層材料構成的附加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
——對加強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或者:
——由三層絕緣材料構成的加強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4、有關于布線工藝注意點:
如電容等平貼元件,必須平貼,不用點膠
如兩導體在施以10N力可使距離縮短,小于安規距離要求時,可點膠固定此零件,保證其電氣間隙.
有的外殼設備內鋪PVC膠片時,應注意保證安規距離(注意加工工藝)
零件點膠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膠絲等異物.
在加工零件時,應不引起絕緣破壞.
5、有關于防燃材料要求:
熱縮套管 V—1或VTM—2以上;PVC套管 V—1或VTM—2以上
鐵氟龍套管 V—1或VTM—2以上;塑膠材質如硅膠片,絕緣膠帶V—1或VTM—2以上
PCB板 94V—1以上
6、有關于絕緣等級
(1)、工作絕緣:設備正常工作所需的絕緣
(2)、基本絕緣:對防電擊提供基本保護的絕緣
(3)、附加絕緣:除基本絕緣以外另施加的獨立絕緣,用以保護在基本絕緣一旦失效時仍能防止電擊
(4)、雙重絕緣:由基本絕緣加上附加絕緣構成的絕緣
(5)、加強絕緣:一種單一的絕緣結構,在本標準規定的條件下,其所提供的防電擊的保護等級相當于雙重絕緣
各種絕緣的適用情形如下:
A、操作絕緣oprational insulation
a、介于兩不同電壓之零件間
b、介于ELV電路(或SELV電路)及接地的導電零件間.
B、基本絕緣 basic insulation
a、介于具危險電壓零件及接地的導電零件之間;
b、介于具危險電壓及依賴接地的SELV電路之間;
c、介于一次側的電源導體及接地屏蔽物或主電源變壓器的鐵心之間;
d、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C、補充絕緣 supplementary 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于可觸及的導體零件及在基本絕緣損壞后有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零件之間,如:
Ⅰ、介于把手、旋鈕,提柄或類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軸心之間.
Ⅱ、介于第二類設備的金屬外殼與穿過此外殼的電源線外皮之間.
Ⅲ、介于ELV電路及未接地的金屬外殼之間.
b、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D、雙重絕緣
Double insulation Reinforced 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于一次側電路及
a、可觸及的未接地導電零件之間,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電路之間或
c、TNV電路之間
雙重絕緣=基本絕緣+補充絕緣
注:ELV線路:特低電壓電路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在導體之間或任一導體之間的交流峰值不超過42.4V或直流值不超過60V的二次電路.
SELV電路:安全特低電壓電路.
作了適當的設計和保護的二次電路,使得在正常條件下或單一故障條件下,任意兩個可觸及的零部件之間,以及任意的可觸及零部件和設備的保護接地端子(僅對I類設備)之間的電壓,均不會超過安全值.
TNV:通訊網絡電壓電路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攜帶通信信號的電路.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