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3842負載加大后6腳輸出波形亂?
為什么在負載加大后6腳的輸出波形就亂了呢?下降沿有重疊.我的設計是18V到12V的反激,CCM模式,最大占空比67%,頻率250K.已經加了斜率補償,用的三極管按照TI的文檔上的方式進行補償,應該不是這個問題吧.4腳的振蕩信號始終很穩定,輸出也較穩定12V,但就是6腳波形很亂,MOS管燙!高手請幫忙分析下是什么原因啊?我已經調試了很久
全部回復(35)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yafxy
我感覺不是頻率過高引起的,因我見過用3842頻率選擇300k左右,工作很穩定也很可靠,DC/DC
如果主電路采用的是準諧振軟開關變換器(ZCS或ZVS),主功率開關管實現零電流或零電壓截止或導通,損耗很小.為了提高功率密度和動態響應速度,而采用250KHz的工作頻率不算高.如:美國VICOR公司DC\DC模塊電源,用零電流軟開關技術,工作頻率做到1MHz以上.但如果采用的是脈沖寬度調制(PWM)變換器,即硬開關電路,那么,我認為250KHz工作頻率便高,原因就是主功率開關管的開通損耗和關斷損耗(P=1\2*Ip*Up*Fs(Ton+Toff)隨開關頻率的升高,明顯增加,溫升較高,效率變低.所以,PWM變換器的工作頻率通常都限制在100KHZ以下.設計中,我們一般把AC\DC電源的工作頻率設置在:40KHz-90KHz之間,不會超過100KHz.
0
回復
@高加權
如果主電路采用的是準諧振軟開關變換器(ZCS或ZVS),主功率開關管實現零電流或零電壓截止或導通,損耗很小.為了提高功率密度和動態響應速度,而采用250KHz的工作頻率不算高.如:美國VICOR公司DC\DC模塊電源,用零電流軟開關技術,工作頻率做到1MHz以上.但如果采用的是脈沖寬度調制(PWM)變換器,即硬開關電路,那么,我認為250KHz工作頻率便高,原因就是主功率開關管的開通損耗和關斷損耗(P=1\2*Ip*Up*Fs(Ton+Toff)隨開關頻率的升高,明顯增加,溫升較高,效率變低.所以,PWM變換器的工作頻率通常都限制在100KHZ以下.設計中,我們一般把AC\DC電源的工作頻率設置在:40KHz-90KHz之間,不會超過100KHz.
你說的很有道理.
主電路采用的是準諧振軟開關變換器(ZCS或ZVS)實現的電路原理圖可以傳上來一個看下嗎?
主電路采用的是準諧振軟開關變換器(ZCS或ZVS)實現的電路原理圖可以傳上來一個看下嗎?
0
回復
@高加權
如果主電路采用的是準諧振軟開關變換器(ZCS或ZVS),主功率開關管實現零電流或零電壓截止或導通,損耗很小.為了提高功率密度和動態響應速度,而采用250KHz的工作頻率不算高.如:美國VICOR公司DC\DC模塊電源,用零電流軟開關技術,工作頻率做到1MHz以上.但如果采用的是脈沖寬度調制(PWM)變換器,即硬開關電路,那么,我認為250KHz工作頻率便高,原因就是主功率開關管的開通損耗和關斷損耗(P=1\2*Ip*Up*Fs(Ton+Toff)隨開關頻率的升高,明顯增加,溫升較高,效率變低.所以,PWM變換器的工作頻率通常都限制在100KHZ以下.設計中,我們一般把AC\DC電源的工作頻率設置在:40KHz-90KHz之間,不會超過100KHz.
你的分析固然有道理,但也不敢完全茍同.Vicor的專利ZCS電源頻率可以做到1M主要是因為其MOS開關損耗小,但不能說硬開關的頻率非得在100K以下吧,例如:PI的DC/DC芯片DPA系列,工作頻率就是300K~400K,15W的效率不用同步整流就可以做到88%!同步整流了可以上90%,這個我已經做出來了的.頻率高了變壓器體積縮小了很多,也不會出現低頻嘯叫噪聲
0
回復
@yafxy
輸入220VAC輸出DC1000V10~20W利用3842做的,頻率40KHz,原理圖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傳上來……現象是mos管發熱,輸出不穩,甚至沒輸出……
電路圖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指正?謝謝 1537211179213540.sch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