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間隔的做了一些試驗,感覺問題不少.
1.鍋具
如果說是25KHZ,還是選不銹鋼盤管.100KHZ以上時用鋁銅組件效能更好.我試驗過很多方式,如普通的熱水壺里面放鋼絲過濾網等等...現在,已做了三種外殼,鐵板,鋁板都有,高頻樣機的外殼尺寸:10mm*25mm*25mm.鍋具的主要問題在于降低成本體形,大批加工的難度.我現用的還是普通漆包線(68元/KG),買不到多股漆包線.
2.電路
我比較傾向于高頻方式,PCB可做到很小.試驗選了2個頻點:100KHZ,180KHZ.頻點高,諧振電容,濾波電容都可很小體形,發熱也小(手摸冷).包含所有器件的新PCB板還沒煙盒的一半大(加熱線圈除外)!我現用的是IGBT—FGA15N120,在高頻關斷時的約1微秒寬的VCE幾十伏動蕩很討厭,電磁爐的25KHZ時也有,不過幅度要少.我試并聯小電容,雖可減少幅度,但波形上升沿的鋸齒太明顯,不好看;這是電路的第一大問題.當然,哪個風扇早就不需要了!我也試過500KHZ時的情形,效果一般.其實,想象一下蕩秋千的情形:我們用100KHZ供力,讓負荷自由振蕩5個回合差不多回到300V時供大力一次.當然要減少IGBT的開通損耗,最好是負荷物反彈到0V時再開通.電磁爐就是靠拉開線圈到鍋具的距離來減輕負荷來達到反彈效果的.現在我的線圈是緊密鍋具,還有約50V的反彈開通距離,這是第二大問題.說實在,這2大問題都關系到IGBT的可靠性.只要IGBT過關,我想就沒什么問題了!我原試驗一直靠外供電源,昨天開始試驗了一下通過扼流圈取電的方式(20圈得到7V,10mA),感覺應可以對付了.或許電源設計就是第三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