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了幾組電瓶后,也摸索出了一些經驗,也得出了一些結論.
這幾天看到一些網友說修復后的電瓶,5A放電時間在90分鐘左右,但放在電動車上卻騎不了20公里左右.有的朋友說這是因為修復后的電瓶大電流放電能力不強,其實還有別的原因.
我把從修復儀上修復完畢后5A放電時間在90分鐘的電池用自制的兩段式充電器充電,恒壓值控制在14.95V左右,充好電后再放電,放電時間卻只有82分鐘.而后我將恒壓值控制在15.25V,再次充好電后再放電,放電時間達到了88分鐘.
什么原因呢,因為我們忽略了電瓶的負溫度特性,我們通常用的充電器沒有溫補功能,其恒壓值控制在14.85V(單節),在冬天時,這個恒壓值會造成電池欠充,充不滿.而由于修復儀的充電電壓是電池的2倍以上,所以電池會充的很滿.所以大家在講冬天電瓶騎行的路程不如以前,一方面是由于天冷造成電瓶的放電能力下降,一方面也是由于充電器在冬天沒有溫補功能,對電池造成了欠充.
下面該說我的問題了,按趙老師的配組要求,我對三節電池進行了配組,3節電池的5A放電時間和開路電壓分別是1#,112分鐘, 13.5V,2#,110分鐘, 13.37V,3#,110分鐘,13.3V.用電動車的充電器對配好組的電池進行了充電,充了12小時,充滿后開始以5A放電,結果嚇了我一跳.1#,84分鐘, 2#,107分鐘, 3#,109分鐘,按照以單節計算出來的這三節電池最起碼跑可以跑25公里以上,可用電動車的充電器充好后,只能跑20公里左右.
在充電過程中,我也測了一下電池的電壓,2#和3#先充到了15V以上,由于充電的總電壓是不變的,這就造成了1#電池的欠充.再補充一下,這三節電池以10A放電的時間分別是1#,52分鐘,2#,46分鐘,3#,47分鐘,(這是從修復儀上取下時測出的,用恒壓為14.95V充電器充電的10A放電時間我還沒來得及測)
那么我分析,幾種可能,一是由于電池的開路電壓相差大了些,可是也在0.2V以內.
二是由于電池的5A放電和10A放電的時間不同,那應該以10A放電來配組還是以5A放電來配組?
三是電池的內阻不同,因為這三節是兩個不同的廠家生產的.但內阻我還沒測.
我是做事非常仔細認真的人,這些細節問題說了這么多,還望有經驗者能教指一二,不勝感激.
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電瓶修復后究竟應該如何配組?
全部回復(10)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配組時,要考慮的一是容量.要盡量接近,二就是充足電后的電壓.不要機械要求0.2V以內,而是要電池在充電末期的電壓能夠保證此蓄電池充足電.你的第一次配組就是第二條沒有保證.從而使得1#蓄電池不能充足電.
假設一個情況:有四個蓄電池,串聯充電末期的電壓分別是:15.01\15.03\15.22\14.98,5A放電分別是110\109\113\100.充足電后靜置三小時后電壓分別是:13.18\13.15\13.17\13.39那么我們應該選用那三塊配組呢?
很顯然,應該排除掉第三塊,而不是第四塊.第三塊的容量不是最低,電壓也均衡,但是它的充足電時的電壓不均衡.我們實際使用中,蓄電池的充電是串聯充電的,即充電電流始終一樣(忽略寄生電容的瞬間影響),那么充電器的電壓分配就會影響蓄電池的充足程度,只有保證三塊蓄電池全部充足或充足程度一致,才能保證不出現落后蓄電池.那就是說,應當按照蓄電池的充電接受能力(更準確點說是按照充電末期電壓的一致性)來配組蓄電池.
端電壓不一致,并不會影響到蓄電池的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高端壓電池的電壓下降也會快一些.從而在放電末期,不會很輕易地使其它二塊蓄電池過放電.(多數騎行不會到放電終了).
所以,配組的原則應該是,在容量盡量接近的前提下,選用充電末期電壓盡量接近的配組.如果能夠保證端壓一致最好.
PS:我沒怎么修過電動車蓄電池,但鉛酸蓄電池原理一樣,我僅從原理推測應是如此.
假設一個情況:有四個蓄電池,串聯充電末期的電壓分別是:15.01\15.03\15.22\14.98,5A放電分別是110\109\113\100.充足電后靜置三小時后電壓分別是:13.18\13.15\13.17\13.39那么我們應該選用那三塊配組呢?
很顯然,應該排除掉第三塊,而不是第四塊.第三塊的容量不是最低,電壓也均衡,但是它的充足電時的電壓不均衡.我們實際使用中,蓄電池的充電是串聯充電的,即充電電流始終一樣(忽略寄生電容的瞬間影響),那么充電器的電壓分配就會影響蓄電池的充足程度,只有保證三塊蓄電池全部充足或充足程度一致,才能保證不出現落后蓄電池.那就是說,應當按照蓄電池的充電接受能力(更準確點說是按照充電末期電壓的一致性)來配組蓄電池.
端電壓不一致,并不會影響到蓄電池的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高端壓電池的電壓下降也會快一些.從而在放電末期,不會很輕易地使其它二塊蓄電池過放電.(多數騎行不會到放電終了).
所以,配組的原則應該是,在容量盡量接近的前提下,選用充電末期電壓盡量接近的配組.如果能夠保證端壓一致最好.
PS:我沒怎么修過電動車蓄電池,但鉛酸蓄電池原理一樣,我僅從原理推測應是如此.
0
回復
@zhgzh19750811
配組時,要考慮的一是容量.要盡量接近,二就是充足電后的電壓.不要機械要求0.2V以內,而是要電池在充電末期的電壓能夠保證此蓄電池充足電.你的第一次配組就是第二條沒有保證.從而使得1#蓄電池不能充足電.假設一個情況:有四個蓄電池,串聯充電末期的電壓分別是:15.01\15.03\15.22\14.98,5A放電分別是110\109\113\100.充足電后靜置三小時后電壓分別是:13.18\13.15\13.17\13.39那么我們應該選用那三塊配組呢?很顯然,應該排除掉第三塊,而不是第四塊.第三塊的容量不是最低,電壓也均衡,但是它的充足電時的電壓不均衡.我們實際使用中,蓄電池的充電是串聯充電的,即充電電流始終一樣(忽略寄生電容的瞬間影響),那么充電器的電壓分配就會影響蓄電池的充足程度,只有保證三塊蓄電池全部充足或充足程度一致,才能保證不出現落后蓄電池.那就是說,應當按照蓄電池的充電接受能力(更準確點說是按照充電末期電壓的一致性)來配組蓄電池.端電壓不一致,并不會影響到蓄電池的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高端壓電池的電壓下降也會快一些.從而在放電末期,不會很輕易地使其它二塊蓄電池過放電.(多數騎行不會到放電終了).所以,配組的原則應該是,在容量盡量接近的前提下,選用充電末期電壓盡量接近的配組.如果能夠保證端壓一致最好.PS:我沒怎么修過電動車蓄電池,但鉛酸蓄電池原理一樣,我僅從原理推測應是如此.
你的觀點我贊同,不過這個充電末期的電壓如何測?不可能把容量差不多的電池串在一起來通過充電來選擇吧,假如三節不配匹,再放掉電重來?
如果要是要記錄單節充電的電壓曲線,恐怕沒有誰會花這個時間費這個事.
按你講述的這個情況,這四個蓄電池,反而我會選用一、二、三,而不會選用四.原因是當充電結近后半程時,一、二號因為容量比三號低,所以它們會先充至15V以上,這樣即使三號沒有充滿,但是最起碼它充進了和一、二號一樣的電能,而一、二號充滿了,三號欠充,但串聯后放電的時間最起碼能夠達到一、二號的放電時間.
如果選用一、二、四,當充電結近后半程時,四號會先充至15V以上,這樣會造成一、二號欠充,串聯后放電的時間只能夠達到四號的放電時間就欠壓.
那么這么一來,按我所說的配組的話,放電的時間長,如果欠充的話只有一節.而按你所說的配組的話,放電的時間比我的要短,而且欠充會造成兩節欠充.
電動車的充電器有兩段式和三段式,按三段式的原理,三節電池的充電電壓達到44.6V時,會轉為恒壓,這樣按我的配組充電至恒壓時電壓會是15.2V、15.2V、14.2V,按你的配組充電至恒壓時電壓會是14.4V、14.4V、15.8V(這是有可能的,我實測中有這種情況).
這里可能得出的結論就是要求配組時電池的容量盡量地接近.
如果要是要記錄單節充電的電壓曲線,恐怕沒有誰會花這個時間費這個事.
按你講述的這個情況,這四個蓄電池,反而我會選用一、二、三,而不會選用四.原因是當充電結近后半程時,一、二號因為容量比三號低,所以它們會先充至15V以上,這樣即使三號沒有充滿,但是最起碼它充進了和一、二號一樣的電能,而一、二號充滿了,三號欠充,但串聯后放電的時間最起碼能夠達到一、二號的放電時間.
如果選用一、二、四,當充電結近后半程時,四號會先充至15V以上,這樣會造成一、二號欠充,串聯后放電的時間只能夠達到四號的放電時間就欠壓.
那么這么一來,按我所說的配組的話,放電的時間長,如果欠充的話只有一節.而按你所說的配組的話,放電的時間比我的要短,而且欠充會造成兩節欠充.
電動車的充電器有兩段式和三段式,按三段式的原理,三節電池的充電電壓達到44.6V時,會轉為恒壓,這樣按我的配組充電至恒壓時電壓會是15.2V、15.2V、14.2V,按你的配組充電至恒壓時電壓會是14.4V、14.4V、15.8V(這是有可能的,我實測中有這種情況).
這里可能得出的結論就是要求配組時電池的容量盡量地接近.
0
回復
@st0675
你的觀點我贊同,不過這個充電末期的電壓如何測?不可能把容量差不多的電池串在一起來通過充電來選擇吧,假如三節不配匹,再放掉電重來?如果要是要記錄單節充電的電壓曲線,恐怕沒有誰會花這個時間費這個事.按你講述的這個情況,這四個蓄電池,反而我會選用一、二、三,而不會選用四.原因是當充電結近后半程時,一、二號因為容量比三號低,所以它們會先充至15V以上,這樣即使三號沒有充滿,但是最起碼它充進了和一、二號一樣的電能,而一、二號充滿了,三號欠充,但串聯后放電的時間最起碼能夠達到一、二號的放電時間.如果選用一、二、四,當充電結近后半程時,四號會先充至15V以上,這樣會造成一、二號欠充,串聯后放電的時間只能夠達到四號的放電時間就欠壓.那么這么一來,按我所說的配組的話,放電的時間長,如果欠充的話只有一節.而按你所說的配組的話,放電的時間比我的要短,而且欠充會造成兩節欠充.電動車的充電器有兩段式和三段式,按三段式的原理,三節電池的充電電壓達到44.6V時,會轉為恒壓,這樣按我的配組充電至恒壓時電壓會是15.2V、15.2V、14.2V,按你的配組充電至恒壓時電壓會是14.4V、14.4V、15.8V(這是有可能的,我實測中有這種情況).這里可能得出的結論就是要求配組時電池的容量盡量地接近.
"你的觀點我贊同,不過這個充電末期的電壓如何測?不可能把容量差不多的電池串在一起來通過充電來選擇吧,假如三節不配匹,再放掉電重來?"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您對于電池的充電了解真的不多.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來,您對于電池的充電了解真的不多.
0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