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與市場不景氣的無奈之作.....
用單片IC做到輸出電流可調,輸出U/I外動態特性滿足弧焊要求,是否可行?
圖為原邊采樣控制輸出電流的電路原理圖。
十年前的專業雜志上就有詳細資料
試驗前我也搜索過不少類似的資料,不知樓上兄弟說的是論文(文獻資料)還是曾已量產過的詳細方案?
壽工,除了原邊采樣控制輸出電流之外,是不是還要同時檢測輸出的電壓呢?
這個取決于我們想把U/I特性曲線做成什么形狀了。
對于特別廉價的家用維修型手工焊機,只要電弧特性能滿足起弧與施焊都還能過得去,受硬件資源與成本所限,也可不做考慮。
簡單可靠的逆變焊機也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若單端,可用單片8腳的UC2845,其3腳內部的電流比較器性能不錯可直接利用,控制環路更簡單
家用小焊機的控制電源用小開關電源,可以省掉欠壓保護電路
說得十分在理!
UC*845系列好久沒接觸了,不知做雙環控制(Ipk與Iavg)可行不?
利用其1、2、3腳的端口應該可以做電流峰值Ipk與平均值Iavg的雙環控制
焊機的單管要可靠工作,峰值電流控制是必要的。電流的平均值與峰值密切相關,再做平均值的二環控制是否必要?個人認為關鍵是處理好電流信號的幅度,使其峰值信號的平均值成分多一點,就可實現二合一控制,讓主變能瞬間輸出最大功率,單管也安全
峰值采樣一般都是從主變壓器原邊用互感器輸出的,受溫度與時間漂移的影響相對較大,直接用于輸出電流的調節,會發現控制精度不高,并易受干擾。
用電阻直接對輸出電流采樣,做成平均值電流環,穩定性會好很多。我抽空再重新看下UC3845內部資料,用在這里應該是可以的。
強烈的負反饋即使不加斜坡補償系統也會相對穩定..........這可不敢贊同!
另據我個人所理解,16樓所說的穩定性可能不僅是在指環路的穩定性,也同時在指電流控制精度。
個人認為只要系統少振蕩、少丟波就行了,斜坡補償要慎用,因會降低電流型控制的優勢,影響焊接電源的動態
其實原邊電流反饋控制與主變及電抗配合好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弧焊電流控制精度,使電弧不粗暴,且自動推力,達到比較理想的弧焊效果,只是許多機器在這方面沒有深挖掘
振蕩會直接影響功率管的安全。
SG2525AN的峰值應用也有一番講究的。
如做單端正激還是考慮用UC3845比較好,1. 3845是電流型控制 2. 3845的最大脈沖寬度是不會超過45%的,這有利于主變磁芯復位。單端機主變是不允許超過45%脈寬的,否則要飽和導致炸管。
靠挖掘一顆芯片來降低的成本,實在不是什么上上之策!其實還有改進工藝、降低返修等幾方面的方法手段更具有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