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個月前,老板說要作一個結構簡單,可靠的800W電源,輸出波紋要求不高,因為是容性負載的.
電壓要求輸入176--355V(整流后的直流),輸出呢80V.電流10A,輔助供電14V-0.5A.
磁芯選擇的時候算了一天,最終確定用EE65的磁芯.
這里有很多原因,首先想用小一號的EE55,卻發現算出來繞不下.或者就是頻率得提高到100K附近或者更高才能繞滿.因為老板要求的是可靠.那就是說溫升一定得盡量的小.所以線徑都是按4A/mm2來計算的.最終頻率確定在53K.這也是考慮到骨架繞法的問題.初級兩層,次級一層,剛好繞滿,所以就這頻率了.
另外這個頻率的選擇也跟匝數有關,在輔助繞組需要輸出14V電壓,計算得出如果輔助繞組是2匝,這是最好的繞線方法了.1匝幾乎不可能,那頻率太高了.如果3匝,那么初級和次級又繞不下了.所以這頻率是按以上綜合的實際參數來選擇的.并非是最合理的.但卻是最實用的.
下面吧變壓器的一些參數發上來:
F=53K
AE=521,有的廠家給的535,我是實測的.
磁飽和增量:0.2(實際上計算出來的△B是0.1564.繞不下滿匝,所以就按滿匝的算是0.2)
Dmax取0.45
有了這些參數,就能算出來:
NP=15 用0.1*200的利茲線兩根并繞兩層作初級,包住次級
NS=8 用0.1*200的利茲線同樣兩根并繞一層在中間
輔助供電=2繞在最外層,和IC的供電繞組均勻繞制.
繞好后,氣隙開0.75毫米,也沒有超過1毫米的經驗值
電感量102UH.
不得不說這200根一股的線,很糾結.骨架是塑料的.不能長時間焊接,而這線散熱又太快了.必須用60W烙鐵才能上錫.所以,最終選擇不動骨架,而在線路板相應的出線口放置兩個3毫米直徑通孔的焊盤.骨架依然焊在線路板上,這給組裝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不適合量產.
變壓器搞定了.就再說說電路的設計吧
電路我是一部分一部分設計的,先來初級
因為功率巨大,因此用了兩只330UF的大電容在初級,體積限制也沒有地方裝第三個電容了.本來設計是1000UF的,只好用兩只了.然而按經驗,用了直徑20毫米,常溫電阻25歐姆的熱敏NTC依然讓人失望,上電的時候插頭會看到明顯的火花產生.有時候會嚇人一跳.雖然對插頭損傷不大,但總歸不是好事.
于是就在300V的回路加裝了一個場效應管20N60,在G用分壓電阻從300V到地分壓12V,給G極供電,并在G接入了一只22UF電解.當作緩沖電路.不能不說這樣用法是從山寨電源上學到的.可以節省一只NTC.而且還沒有發熱引起NTC老化的問題.但缺點也是明顯的.當在300V端接入800W負載的時候,發現這場效應管雖然內阻很低,卻依然有不小的功耗.無奈還得加入散熱片.最終這個場效應管做緩沖的方案并不理想 .
因為電路板空間有限,而且NTC還是老板要求必須裝的,所以也只能徒增成本而以.后來怎么改的,請繼續看下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