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LED之所以用可控硅調光主要原因還是由用戶照明線路所決定,因只控制一根輸入電源線.不需再設調光線或是零線.
其線路簡單成本較低,一般的可控硅調光器原理圖如下,小弟做些分析,歡迎指證!
上圖中R2+R1與C2組成積分電路,電源通過R1R2對C2充電,當C2上的電壓達到雪崩二極管DIAC的電壓值,DIAC類擊穿短
路導通,將C2上充得的電壓對TRIAC門極放電,TRIAC因觸發而導通.TRIAC導通后由兩種情況關閉:1是Lamp燈電流小于
TRIAC最小維持電流,二是交流市電過零.因此,每個交流半周期TRIAC被觸發一次后過零關斷.而50Hz交流半周期時間是
10mS,調光時調節R1的阻值使其對C充電到DIAC雪崩電壓的時間變化,即是在每半個周期內做延時開通.
而LED驅動內帶有一相角檢測電路,判斷可控硅導通角所占交流母線半周期的百分比,由此而做為調光的基準.但我們都
知市電是不斷變化的,高則270,低則160,那既便R1不變的情況下C1上充到開通的電壓的時間也會變化,也就是說即便沒有調
動R1的阻值,而可控硅TRIAC的導通角也在不停的變化.在我們控制普通燈泡就會發現,即便我們沒動調光旋鈕,但是燈在市
電變化時我們還是能感到燈的亮暗在變.尤其在調暗時更能察覺.
一般的LED可控規調光的電源中常加入延時來對付相角的變化,但是連續的電壓上升所帶來的相角變化是持續的;還
有就是電源內就算是有PFC電路但是也會出現調到最暗時電流太小造成低于調光器內TRIAC可控硅最小維持電流而提前
關斷,一些芯片是在最暗時接入一電阻來維持這一最小電流,但是電能是消耗了的,只是沒變成光我們看不見罷了.
還有就是LED本是綠色照明,節能、環保。但是配上老掉牙的TRIAC,將電網電源嚴重污染不知綠色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