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大俠,如何提高家用電磁爐的能效?
降低工作頻率以減少IGBT損耗;增加銅絲的股數,減小線圈損耗。此外是否還有其他措施?
請教各位大俠,如何提高家用電磁爐的能效?
降低工作頻率以減少IGBT損耗;增加銅絲的股數,減小線圈損耗。此外是否還有其他措施?
提高效率,就是,盡量減少各環節的發熱量
現在已經能做到的
1,加大線盤線徑,減少線盤發熱,這個大部分都做到了
2,采用更大功率容量的IGBT,減少IGBT的導通發熱,現在許多廠家采用雙IGBT,也容易實現
3,讓線盤盡量接近鍋體,減小線圈Q值,讓諧振能量盡量多的傳輸到鍋體內,而不是在諧振中消耗,現在的電磁爐基本也是這種
現在重點來說下第3點,線圈盡量接近鍋體后,會造成諧振能量不足,無法完成正常的諧振過程,在小功率時,進入硬開關狀態,使大部分能量在硬開中損耗,這個造成IGBT大幅度發熱,效率又降低了
所以,提高效率關鍵是要解決小功率下,IGBT硬開關問題
目前的研究來看,解決方式有多種,可以兼顧在最大和最小功率下,都能兼顧硬開關和諧振電壓不超額問題,但無一例外,會帶來成本增加,有些方案,成本會增加很多
在目前國內成本為王的風氣下,任何大幅度增加成本的方式,基本都是沒有市場的,成本比效率更重要,這個觀點其實是應該肯定的,也是大家都在做的
不過,有一些折衷方案,還在嘗試論證,進程很慢很慢,慢慢等待,都會解決的
單管模式的家用電磁爐的熱效率在1991年輕工業部的標準QB/T 12363--1991中,大于80%。家用電磁爐當初的技術與現在沒有什么大的更本上的區別,僅僅是當初88年時,功率管大多是用功率三極管,IGBT單管只是在起步應用階段,二者間損耗上的差別不過是影響熱效率1到2個百分點。
再看商務部的標準:SB/T 10548--2009 商用電磁灶。該標準的能效等級明顯是照顧了全部參與標準制訂的廠家、商家,做到皆大歡喜,并不反應真實的水平。而其中關于熱效率的測試及計算方法與嚴格的、科學的熱效率的定義差別較大,也就是說水分較大。按這樣的標準,生產廠家的電磁爐熱效率都會大大的高了上去。用戶有幾個是懂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