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制造愛心垃圾,誰之過?
http://bbs.education.163.com/jiaoyu/56993,2.html
文/ 黃守洲
28日,中國紅十字會位于成都備災救災中心的5噸舊衣物差不多全運走了,讓四川省紅十字會賑濟部的工作人員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的是:今年5月8日第60個世界紅十字日,在11家高校同時啟動的“蓉城高校博愛進萬家接力活動”,收到了近8噸共10多萬件高校學生捐贈的舊衣物,可其中有30%的東西居然是用過的內衣內褲和破舊骯臟的衣物.(6月29日華西都市報)
“獻愛心就是扔垃圾,扔了白扔了,倒不如用來獻愛心.”這不對勁說法,沒想到就發生在四川高校捐贈活動上.據報道成都高校捐獻給災區衣物三成是內衣,而是一些用過的內衣內褲;還有一大包用類似桌布的塑料紙包起的包裹,里面全是用過的舊胸罩.這些骯臟的愛心垃圾讓清理這些義務志愿者頭痛,那些衣物很多根本就不能要,而且是惡臭難當.
收到這些來自大學生的“愛心垃圾”,高校學生會干部很難受,教授憤然.有人很憤怒,“既然是獻愛心,將心比心,如果自己收到這些東西,絕對很憤怒,那簡直是對人格的侮辱啊.”許多大學生對這種“臭內衣內褲”的所謂愛心垃圾,表示不解.無論大家說大學生此舉是褻瀆愛心也好,侮辱人格也好,狼心狗肺也好,總之都不能改變這一個現實.
從三成是惡臭“內衣內褲”愛心垃圾引來大學生思想道德討論.值得拷問,現在大學生的道德底線到了哪個水平?是否真正學會了“做人”?
談及目前大學生道德水平現狀,實在讓人擔憂.應該看看他們所處的社會大環境,造成今天的“愛心垃圾”褻瀆愛心之事,不能就讓所有的大學生們“背黑鍋”,不過那些不知廉恥的大學生也就不在討論之內,他們的思想道德委實有待提高.
目前中國的獻愛心,可謂是陷入一個怪圈——“愛心疲勞”.為何說這樣,在平時街道上行人冷漠對待乞討人員乞討;對于災區捐助“吝嗇”就可以略見一斑.且不說乞討人員是否真假,面對著悲慘命運人,街頭上的很多行人總要圍觀,某些人是帶有一個“娛樂”眼光的看待,偶爾施舍一點錢,一點食物.其中,很多人并沒有發至內心的憐憫,而是迫于愛心壓力,有人捐錢捐物,自己在旁邊看著不好意思,有失身份.還有,很多人搞“愛心大回報”.這樣的事情,看過太多了,某某大富豪對某地捐獻了多多少少錢建希望學校,校名用那個人名字來命名等,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對“愛心大亨”提供若干好處,久而久之,人們把“愛心”當唐僧肉,實現名利收豐收.還有,一種更為可惡的做法是“愛心強迫”,用行政手段要求某些國家人“獻愛心”,很多人不得不獻血般的“獻愛心”,苦不堪言.諸如此類事情,在當前的社會這樣事情太多,太普遍.不得不說“愛心”有價,付出愛心就會回報.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對!這是樸素的愛心,應該收獲一份淳樸的愛心快樂.在去年,看過一則新聞是一個有錢人在當地建設了一間希望小學.在那個有錢人結婚那天竟然要求全校師生停課一天,并在學校操場設宴.這讓人看到愛心是可以褻瀆,施舍就是可以有收獲.有數據反應,中國富人(明星)用愛心回報社會的人相當少,一些為富不仁的事情層出不窮.
太多與愛心有關的故事,當然我們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默默無聞的愛心使者,在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我們社會為之感動.而向四川的某些大學生制造愛心的一事,表示遺憾.
不妨原諒這些大學生,因為他們也是教育制度,社會轉型時期的犧牲品.大家都知道大學生都是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找工作,學校還是用十幾二十年的老課本來念經,并沒有對大學生進行一系列愛心、道德教育,某些人總是朝功利思想要求大學生要學習這個要學習那個,除了努力將自己成為一種“勞動工具”不斷改造世界之外,其他人性道德之美皆是拋之腦后.以致,今天出現某些大學生沖破私人道德底線,一個知識人的社會責任感缺失.
大學生制造“愛心垃圾”一事,誰之過?除了個人道德修養問題之外,社會的愛心環境影響,社會愛心教育缺失都有關.在此,呼吁大學改變目前死板的德育教育,切勿培育一群懂得機器操作的機器人.
關于"愛心"的新聞
大學生制造愛心垃圾,誰之過?
全部回復(0)
正序查看
倒序查看
現在還沒有回復呢,說說你的想法